东庵上方

地瘠不宜竹,山寒多种松。

路穷千折险,庵在最高峰。

石溜通泉乳,晴檐喧蜜蜂。

客来僧不语,日暮自鸣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土壤贫瘠不适合种竹子,山区寒冷更适合栽种松树。
山路崎岖,千回百转充满艰险,小庙就坐落在最高的山顶上。
石头上的水滴汇成清泉,晴天时屋檐下蜜蜂嗡嗡作响。
有客人来访,僧人默不作声,直到傍晚,寺庙的钟声才会响起。

注释

地瘠:土壤贫瘠。
不宜:不适合。
竹:竹子。
山寒:山区寒冷。
多:适合种植。
松:松树。
路穷:山路险峻。
千折:千回百转。
险:艰险。
庵:小庙。
最高峰:最高的山顶。
石溜:石头上的水滴。
通泉乳:汇成清泉。
晴檐:晴天的屋檐。
喧:喧闹。
蜜蜂:蜜蜂。
客来:有客人来访。
僧不语:僧人沉默不语。
日暮:傍晚。
自鸣钟:自动敲响的钟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中隐居的画面。首联“地瘠不宜竹,山寒多种松”,写出了环境的贫瘠和寒冷,但松树却能在这样的条件下茁壮生长,展现出坚韧的生命力。颔联“路穷千折险,庵在最高峰”,描绘了通往庵堂的艰辛山路,暗示了庵堂选址的独特和修行者坚韧的精神追求。

颈联“石溜通泉乳,晴檐喧蜜蜂”,通过石缝间流淌的清泉和晴天时蜜蜂在檐下忙碌的景象,增添了生机与活力,展现了自然的和谐之美。尾联“客来僧不语,日暮自鸣钟”,描绘了庵中的宁静氛围,来访的客人到来,僧人默不作声,只有日落时分的钟声回荡,体现了禅定与超脱的生活态度。

整体来看,赵蕃的《东庵上方》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山中庵堂的环境和生活情境,寓含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坚韧精神的赞美。

收录诗词(3728)

赵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 字:昌父
  • 号:章泉
  • 籍贯:郑州
  • 生卒年:1143年~1229年

相关古诗词

乐南金秀才求其先处士君挽诗追作

此邦来已晚,人物欠冰清。

要摭平生实,聊徵月旦评。

有儿真不朽,求志得知名。

更欲求吾语,吾言曷重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代书寄刘伯瑞仲文叔骥二首(其二)

难兄两别驾,难弟一参军。

从仕信多誉,传家仍茂文。

嗟余空白发,期子在青云。

寂寞题诗罢,林窗日半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代书寄刘伯瑞仲文叔骥二首(其一)

每忆分携地,蒸湘绿遍春。

于今怀想处,苕霅暗迷津。

但有乖离数,何由宿昔亲。

附书书复懒,君自识吾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代书寄吕益卿

问讯临湘尉,冬来定若何。

凶年无盗否,清俸及时么。

再见不易得,惠诗空复哦。

素书慵写得,此纸字无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