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访友者对李太史的深切敬仰与赞美之情。首联“几年曾待金门诏,此日初辞玉笋班”中,“金门诏”象征着朝廷的召唤与荣耀,“玉笋班”则比喻高官显贵之列,表达了访者对李太史过去等待朝廷重用、如今辞官归隐的感慨。颔联“座上琴尊倾北海,吟边风物傲东山”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宴会上的欢聚比作倾倒北海的酒,将李太史的诗歌才华比作超越东山的风物,极尽赞美之能事。颈联“雨馀草阁摊书坐,花发清溪鼓棹还”描绘了访者在雨后的草阁中悠闲阅读,乘舟于花开的清溪之上返回的情景,既展现了李太史生活的宁静与雅致,也映射出访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尾联“莫是开元李供奉,扬州烟月不曾閒”以唐代著名诗人李供奉(即李白)为喻,表达了对李太史才情与生活情趣的极高评价,同时暗示其生活如同扬州的烟月一般,充满了诗意与闲适。整首诗通过对比、夸张和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地展现了访者对李太史的敬佩之情以及对其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