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乡村景象。首句“读书人去剩荒台”描绘了昔日读书人离去后,留下的只有荒废的书台,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接着,“岁岁春风长野苔”一句,通过年复一年的春风与野地里的青苔生长,展现了自然界的循环不息,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迁。
“山上桃花红似火”是全诗中最鲜明的一笔,桃花盛开,如同燃烧的火焰,不仅色彩鲜艳,而且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为画面增添了热烈而明媚的气息。最后,“一双蝴蝶又飞来”,蝴蝶的轻盈与桃花的热烈形成对比,蝴蝶的出现更添了几分灵动与和谐,仿佛在告诉读者,即使在繁华过后,生命依然在继续,美好依旧存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融合,以及对时间流转、生命延续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哲理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