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元叔(其二)

海上欣逢梅柳新,旅怀悽惨倍伤春。

飘浮正类河中木,聚散还同陌上尘。

终拟文章为世用,未应富贵后时人。

登临况有新诗句,满箧珠玑岂患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李正民在春天来临之际,面对自然界的新生与个人情感的复杂交织。首句“海上欣逢梅柳新”描绘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海上的梅花和柳树重新绽放,带来了生机与希望。然而,接下来的“旅怀悽惨倍伤春”一句,转折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哀愁与伤感,即使面对春天的美好,他的旅居生活带来的孤独与忧郁使得他对春天的感慨更加深沉。

“飘浮正类河中木,聚散还同陌上尘。”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随波逐流的河中木和飘忽不定的陌上尘,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可控。这种比喻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文学美感,也深刻揭示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与命运多舛的感慨。

“终拟文章为世用,未应富贵后时人。”这两句展现了诗人的理想与追求,他渴望通过文学创作来影响世界,认为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富贵,而在于作品能够流传后世,为世人所用。这体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追求和对文学价值的深刻理解。

最后,“登临况有新诗句,满箧珠玑岂患贫。”诗人表示即便身处困境,只要有新的诗句产生,就如同珍宝满箱,足以抵御贫穷。这不仅是对文学创作价值的肯定,也是对精神富足的向往,展现出诗人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命运、理想与现实的复杂感悟,以及在逆境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坚韧品格。

收录诗词(291)

李正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元叔(其三)

十日寒云不肯晴,黑貂裘敝客心惊。

旗亭雪湿难沽酒,炀灶烟消类戛羹。

学辩痴龙真末技,文摛彩凤亦虚名。

山居自足三冬用,老大何嫌秉烛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元叔再至分水韵

倦翼卑飞忆故林,弟兄隔阔倍伤心。

神州翻作豺狼窟,天堑犹防马箠侵。

何幸鸰原同急难,宁将茅茹论升沉。

不须更语刘玄德,始觉元龙用意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自嘲

寥落羁栖向海隅,终年局促卧蜗庐。

闲如白傅不饮酒,穷似虞卿懒著书。

永夜悲凉听蟋蟀,几回圆缺看蟾蜍。

扶摇何日乘风去,独跨鲸鱼上碧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和元叔闻德邵省下之作

文场决胜事何如,神助曾无合浦珠。

正论久知传木铎,哇音宁使混錞釪。

土风未改犹思楚,射御今应复教吴。

白雪调高难继和,埙篪歌咏古相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