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堂真丈索毋自欺斋诗

人心具天德,气禀有昏明。

学以致其知,善恶义乃陈。

恶既在必去,善即在持循。

知之虽曰至,行之贵乎诚。

念虑或未实,覆护寻亦生。

遂令负初心,怛焉愧于人。

君子必谨独,暗室十目瞋。

毫釐不苟徇,隐微常战兢。

好恶慊于己,择言无在身。

由中以达外,万善皆精纯。

大书毋自欺,高斋扁新名。

居常目在是,以况汤盘铭。

形式: 古风

翻译

人的内心都具备天赋的美德,气质上也有光明与昏暗的区别。
通过学习来获取知识,善恶的道理就会显现出来。
恶必须去除,善则要坚守和遵循。
虽然知道善恶,但行动时更贵在真诚。
思考有时可能不真实,随之而来的就是掩饰和保护。
这导致违背初衷,对他人感到惭愧。
君子在独自一人时也要谨慎,即使在暗处也会保持警惕。
对待细微之事一丝不苟,时刻警醒面对隐蔽的事物。
个人喜好和厌恶只对自己负责,言语选择无愧于心。
内心的道德准则引导外在行为,所有的善行都纯净无暇。
大书特书:不要自我欺骗,书房的新名字以此为训。
日常生活中,目光始终关注这些,就像古代汤盘上的铭文一样

注释

天德:天赋的美德。
昏明:光明与昏暗,比喻人的品质。
致其知:获取知识。
陈:显现。
持循:坚守和遵循。
诚:真诚。
暗室:暗处,比喻无人监督的境地。
战兢:警醒和戒备。
慊:满足,这里指无愧于心。
由中:从内心出发。
大书:郑重声明。
高斋:书房。
汤盘铭:古代器物上的铭文,寓意生活中的教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蔡沈所作的《玉堂真丈索毋自欺斋诗》,主要探讨了人的道德修养和内心的诚实。诗中强调了人心本有天性中的善恶,通过学习可以增进智慧,区分善恶。然而,即使深知善恶,实践时更需真诚,不可有虚假之心。诗人提醒人们在独处时也要保持谨慎,对细微之事也不可放任,要时刻反省自己的喜好和言行,使之符合内心的准则。最后,诗人倡导真实无欺的生活态度,并以此为座右铭,提醒自己和他人在生活中始终坚守诚信。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刻,体现了儒家伦理的精髓。

收录诗词(51)

蔡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刘子野携诸名公诗轴见过为书其后

畏暑懒出户,息心聊罢诗。

诸公旧有作,其意已无遗。

岭表经行处,贤阙扣见时。

悠然皆往事,勉务日新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早梅寄周纯臣

秋风日日吹芳草,山北山南迹如扫。

江梅一夜暗将春,疏影横斜水边道。

道逢驿使江南归,袖中袖出天香老。

英姿独步霜雪中,清癯只为风流早。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和伯氏怀人韵

怀人复怀人,怀忧不能写。

沧浪有舟楫,便欲从东下。

春寒雨淋淋,舟楫不可寻。

临流一惆怅,直下万里深。

形式: 古风

和吴伯纶早梅

篱落当岁暮,春至无人知。

鸾鹤倏尔集,蜂蝶还先期。

月落步疏影,空明见幽姿。

香气谁与达,赖有清风吹。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