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一止所作的《次韵维心赋次律见一亭二首(其一)》中的第一首。诗中描绘了诗人对金埒与铜山的感慨,表达了对功名与岁月流逝的思考。
首联“向来金埒与铜山,可是无田未得闲。”以金埒和铜山象征财富与地位,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物质追求的反思,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并未因拥有财富而得到真正的闲适。
颔联“纸上功名追逸景,镜中心事迫摧颜。”将功名利禄比作纸上的虚幻景象,与镜中映照的岁月痕迹形成对比,强调了功名的短暂与岁月的无情,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深刻思考。
颈联“溪云惯作多时别,陇月今迎一个还。”通过溪云与陇月的意象,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变化,溪云象征着离别与变化,陇月则预示着重逢与希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与感悟。
尾联“始信柯田梨枣地,不令榛棘有遗删。”以柯田梨枣地比喻理想的田园生活,不令榛棘有遗删则是说不让杂草丛生,暗含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生活中杂乱无章现象的不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金埒、铜山、功名、岁月、自然景象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物质追求与精神生活的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