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鸡山

北阙辞丹凤,南云看碧鸡。

紫苔移玉座,瑶草湿金泥。

雨霁龙归洞,风生虎渡溪。

寻梅穿竹径,采药蹑松梯。

白日依山尽,青天入海低。

寄书无雁过,择木有猿啼。

花映高低树,园分远近畦。

飞星驰宝马,沈水吐银猊。

鱼戏莲房北,鸥鸣荻渚西。

长歌汉颂罢,刻石纪新题。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张雄飞的《碧鸡山》诗,描绘了碧鸡山的壮丽景色与自然之美,以及山中独特的动植物生态。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和细腻描绘。

首句“北阙辞丹凤,南云看碧鸡”,以“北阙”与“南云”为对比,象征着诗人从繁华的京城出发,前往碧鸡山的旅程,以“辞丹凤”表达离开京城的不舍之情,而“看碧鸡”则预示着对碧鸡山美景的期待与向往。

接下来的诗句“紫苔移玉座,瑶草湿金泥”描绘了碧鸡山上的自然景观,紫苔覆盖在岩石上,仿佛是玉座的移动;瑶草沾湿了金泥,展现出山间清新的气息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雨霁龙归洞,风生虎渡溪”则通过雨后龙归洞穴、风起时虎渡溪流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神秘与动态美。

“寻梅穿竹径,采药蹑松梯”表现了诗人在山中探索的乐趣,寻找梅花、采摘药材的过程,充满了探险与发现的喜悦。

“白日依山尽,青天入海低”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山高天远的壮观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宏伟壮丽的感慨。

“寄书无雁过,择木有猿啼”则通过无法寄信的雁群和选择栖息地的猿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花映高低树,园分远近畦”描绘了山中花树繁茂、园林错落有致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

“飞星驰宝马,沈水吐银猊”通过“飞星”与“宝马”的快速行进,以及“沈水”与“银猊”的静谧场景,展现了山中动静结合的生动画面。

“鱼戏莲房北,鸥鸣荻渚西”则以鱼儿在莲花间嬉戏、鸥鸟在芦苇洲上鸣叫的场景,生动地描绘了山中水边的生态与和谐。

最后,“长歌汉颂罢,刻石纪新题”表达了诗人完成了一段旅程后的感慨,通过歌唱赞美历史,同时在石头上刻下新的题记,记录下了这次旅行的意义与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碧鸡山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敬畏,同时也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哲学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2)

张雄飞(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国王多尔济之辽东

太祖收中夏,元臣有武功。

建邦开土宇,为位冠君公。

奕世王章在,诸孙相业隆。

春秋周正月,礼乐鲁新宫。

鹿币金遗酎,熊侯算失中。

河山仍铁契,宝玉右雕弓。

投笔邹枚秀,扬旌芮绾雄。

塞云依碣石,冻雨洒辽东。

戎器櫜藏尽,贤书奏纳同。大夫劳?御,惇史采民风。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送南宫舍人赵子期宣诏交阯

三年颁正朔,五月向南交。

将命方离阙,陪臣已在郊。

衣裳鸿羽渐,干戚虎皮包。

瘴雾冲风散,泷湍急雨捎。

朱鸢窥土室,白雉下橧巢。

夜浦鲛停织,阳冈荔拆苞。

初筵纷氎罽,后骑列笳铙。

诹日修王贡,兼时视客庖。

方言书仄理,海错藉青茅。

汉柱苔侵篆,秦林桂拂旓。

括囊无薏苡,当户有蟏蛸。

即见还英节,无烦筮六爻。

形式: 排律 押[肴]韵

悠然阁

高阁凭虚起,登临兴甚长。

江流春渺渺,树色晓苍苍。

原隰鱼鳞布,峰峦鸟翼张。

云来兼北极,雨过及南荒。

地大遗民富,时清致理康。

南山常在望,怀古意难忘。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送翰林书写邵从圣赴临淮尹

故人为县去,听我说临淮。

白水塍塍溢,青山岸岸排。

牛耕多种秫,鱼掺乱编柴。

贵俭民常足,知柔俗易怀。

无庸轻保障,尤欲念颠厓。

美锦休伤制,清琴莫近哇。

心将千古契,兴与四时佳。

池影花当槛,帘阴草满阶。

挥毫还有待,退笔未须埋。

禁脔罗三馆,招旌下两涯。

煌煌良史策,寂寂太常斋。

岂必长安客,东方独好俳。

形式: 排律 押[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