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神引.过露筋祠,丛树荒烟,怆然成弄

水佩风裳寒未剪,门外嫩阴笼碧。

扬灵何处,湖上烟如织。柳濛濛,斜阳卷,画旂湿。

一匊蘋香采,春渡寂。废殿薜萝丛,暮云入。

太息湘灵,莫鼓钱郎瑟。灌木凄迷,残鸦泣。

怒潮流恨,算千古,空午夜。

更菰芦中,疏星晚,起鱼笛。缺月堕无痕,归怨魄。

曲曲奏神弦,近寒食。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深而感伤的画面,以露筋祠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历史遗迹的交融。"水佩风裳寒未剪",形象地刻画了祠前水边植物在寒风中摇曳的景象,暗示着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门外嫩阴笼碧",进一步描绘了门外绿荫笼罩的静谧,与"湖上烟如织"相映成趣,营造出迷蒙梦幻的湖面。

"柳濛濛,斜阳卷,画旂湿",夕阳西下,柳树朦胧,画旗被雨打湿,这些细节描绘出祠前的黄昏时分,气氛更为凄凉。接下来,诗人借"一匊蘋香采,春渡寂"表达对春天逝去的哀思,以及祠中的寂静和无人问津。

"废殿薜萝丛,暮云入",废弃的殿宇被藤蔓覆盖,暮色降临,云雾缭绕,增添了历史的沧桑感。"太息湘灵,莫鼓钱郎瑟",诗人感叹湘妃之灵,不要弹奏悲凉的瑟音,寓言了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和对现实衰败的感慨。

"灌木凄迷,残鸦泣",灌木丛中,乌鸦的哀鸣更添凄凉,"怒潮流恨,算千古,空午夜",诗人借江水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无奈。最后,"菰芦中,疏星晚,起鱼笛",夜晚的芦苇丛中,只有稀疏的星星和偶尔响起的渔笛声,更显孤独与寂寞。

"缺月堕无痕,归怨魄",残月落下,仿佛没有留下痕迹,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失落与哀愁。"曲曲奏神弦,近寒食",临近清明时节,祭祀的乐声回荡,更增添了一份凄清的节日气氛。

整体来看,这首《迷神引》以露筋祠为载体,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繁华的怀念,以及对现实衰落的深深感慨,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66)

冯煦(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曲游春.上巳孤清,春江小泊,南朝旧恨,渺渺于怀,因成此解

一匊春愁起,被软潮吹断,深浅无据。

阁住余寒,怕东风暗卷,濛濛酥雨。旧约湔裙误。

问何似、六朝眉妩。

便碧云、几叶遮留,难唤冶桃前渡。冉冉薄阴凄楚。

恁怨草愁波。人在南浦。

弱柳微黄,怕穿烟乳燕,半衔离絮。梦堕斜阳路。

悄不是、旧听莺处。无奈中酒时光,归期又阻。

形式:

探芳信.重过宝应城北旧居,景物荒寒,泫然欲涕,抚玉田西泠春感韵

掩空昼。记款雁弦诗,呼蛩絮酒。

奈蓬蒿径悄,西风渐非旧。

屏山影里珠尘散,不独斜阳瘦。

近黄昏、月蜕虚廊,烟蟠废甃。寂寂暮寒骤。

剩败叶侵阶,冷萝垂岫。问讯青琴,梅边断肠否。

十年赢得西州泪,门外重回首。

更无聊、数尽昏鸦暝柳。

形式:

琵琶仙

颦月笼寒,奈相见、旧日东阑愁凭。

溪上空掩,微云蘋波澹无影。

酸一点、离心似酒,被前浦、雁声吹醒。

断甃通潮,遥岚阁雨,幽恨销凝。

问何处、怨鹤啼烟,但凉翠濛濛湿萝磴。

依约远山眉样,待霜娥开镜。

风笛冷、春欺倦柳,剩断桥、几缕摇暝。

早又深烛单衫,悄归渔艇。

形式:

徵招.微雨乍寒,积阴成痗,孤羁白下,冶春欲阑。谱此寄滋泉、仲修、拂青

薄寒庭宇愁如水,和云酿成凄楚。

乳燕背斜阳,算春无归处。嫩阴浑欲暮。

又迷了、冶桃前渡。一碧东园,旧痕空荡,断萍零絮。

离绪。罥平芜,微风外、声声晚鹃尤苦。

吹梦堕淮西,怕阑珊无据。六朝君莫妒。

只禁受、恨烟颦雨。待相见,悄掩重帘,共剪镫深语。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