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客居华亭,访问卫山斋时所见之景及内心感受。首句“东浙青山少”以简练之笔勾勒出东浙地区的自然风貌,虽有青山,但数量不多,营造了一种空旷之感。接着,“西湖白发新”转而描述西湖的景象,西湖在诗人心中如同一位老友,虽岁月已逝,却依然焕发着生机,以“白发新”形象地表现了西湖的古老与活力并存。
“渐多江海伴,更卜水云邻”两句,诗人通过“江海伴”和“水云邻”的意象,表达了自己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随着江海的陪伴增多,诗人似乎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决定在此卜居,与水云为邻,过上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杨柳初笼雨,蒹葭欲剩春”描绘了雨中的杨柳与即将结束的春天景象,雨后的杨柳仿佛被一层轻纱笼罩,增添了几分朦胧之美;而蒹葭则预示着春天即将过去,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这两句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敏感与感慨。
最后,“不愁成汗漫,天地有閒身”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心系宇宙的豁达心境。他不畏惧生命的短暂或变化,认为在天地之间,自己总能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之地,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