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颠毛脱尽野僧如,世好都归一懒除。
欲博晏眠高著枕,图便老眼大抄书。
屋须矮小茅须厚,窗要清虚竹要疏。
心与陶翁有相得,时歌吾亦爱吾庐。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閒居》描绘了一位超然物外的闲适僧人形象。首句“颠毛脱尽野僧如”,通过形容僧人头发稀疏,暗示其年事已高,但心境却如野僧般洒脱。次句“世好都归一懒除”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淡泊态度,只愿以懒散之心面对世间繁杂。
第三句“欲博晏眠高著枕”,诗人追求的是晚睡早起的宁静生活,高枕而眠,体现出他的闲适和对生活的从容。第四句“图便老眼大抄书”,则进一步展现了他的读书乐趣,即使视力衰退,也要借读书来消磨时光。
接下来的两句“屋须矮小茅须厚,窗要清虚竹要疏”,诗人强调居住环境的简朴与自然,矮小的房屋、厚厚的茅草屋顶、清风透过稀疏竹林的窗户,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最后,“心与陶翁有相得,时歌吾亦爱吾庐”,诗人自比为陶渊明,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时常欢歌,享受着自己的简朴居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日常生活和居住环境,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淡泊名利的隐逸情怀,以及对自然与简朴生活的深深喜爱。
不详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玉带朱衣鹤发明,夕阳林下寄长生。
秋凉春暖筋骸健,雨后晨初意思清。
荫树一编依卧鹿,傍花三酌趁啼莺。
功名成遂真豪杰,更自逍遥享太平。
秋宵殊为老人长,展转衾裯夜气凉。
梦到衰年随血少,事寻闲感累心忙。
凭凌残月空梁鼠,干聒西风破壁螀。
强把清吟诉无赖,亦堪延缓及窗光。
门前客到鹤先鸣,洒扫茅堂作送迎。
座举龙钟先有我,乡寻侪辈渐无兄。
明年七十将来寿,今日三杯见在生。
一幅布巾藤作杖,倩谁林下昼閒行。
和风晴日正宜春,碧柳红桃得得新。
老谢韨除何故事,健追行乐有闲身。
邻翁采荠分家小,游女揉花打路人。
不限长安水边好,太平随地总尧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