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其十五)

本是青门学灌园。生涯浑在乱山前。

一犁春雨种瓜田。

别后倩云遮鹤帐,来时和月寄渔船。

旁人莫做长官看。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毛滂的《浣溪沙(其十五)》。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故乡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不忘本的思想。

“本是青门学灌园”,这里的“本是”表明这是诗人过去常去的地方,“青门”可能指的是家乡的某个地标性建筑,而“学灌园”则是诗人学习的地方。整句话传达了一种怀旧之情。

“生涯浑在乱山前”,“生涯”即生命、岁月,“浑”字有混沌不清之意,表明时间流逝的模糊感。乱山可能象征着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某种迷茫和困惑。

“一犁春雨种瓜田”,这里描绘了农事的景象,“一犁”即耕地一次,春天的雨水滋润了大地,为瓜田的播种创造了良好条件。这两句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和农业劳动的赞美。

“别后倩云遮鹤帐”,这里借用了“倩云”来形容离别后的情景,云朵像薄纱一样轻柔地遮住了视线,“鹤帐”则是古代贵族所居的华美帐幕。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不舍。

“来时和月寄渔船”,这句中“来时”指的是归来的时刻,“和月”即与明亮的月光相伴,“寄渔船”则是将自己的情感托付给那静静漂浮的渔舟。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归乡的心境,月亮象征着宁静和纯洁,而渔舟则承载着诗人的思绪。

“旁人莫做长官看”,这句诗告诫周围的人不要以官员的视角来审视自己,这里可能隐含了诗人对于世俗权力的一种疏离感,或者是对个人生活不愿被外界干扰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家乡自然景观和农业劳动的描写,以及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归宿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于纯净、简单生活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超脱世俗、保持个人本真的情感态度。

收录诗词(483)

毛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 字:泽民
  • 籍贯: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
  • 生卒年:1056——?约1124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其一)宴太守张公内翰作

碧雾朦胧郁宝熏。和风容曳舞帘旌。

花间千骑两朱轮。

金马天材文作锦,玉堂仙骨气如冰。

湖山何似使君清。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其八)初春泛舟,时北山积雪盈尺,而水南梅林盛开

水北烟寒雪似梅。水南梅闹雪千堆。

月明南北两瑶台。

云近恰如天上坐,魂清疑向斗边来。

梅花多处载春回。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其十八)松斋夜雨留客,戏追往事

记得山翁往少年。青楼一笑万金钱。

宝鞍逐月玉鞭寒。

老对冻醪留客话,醉爬短发枕书眠。

伴人松雨隔疏帘。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其五)家人生日

日照遮檐绣凤凰。博山金暖一帘香。

尊前光景为君长。

不信腊寒雕鬓影,渐匀春意上妆光。

梅花长共占年芳。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