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暑里街头可久停,今宵无月也宵征。
一天星点明归路,十里荷香送出城。
山轿声声柔橹紧,葛衣眼眼野风清。
五更月出还家了,不早相期作伴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炎热夏日的市井生活图景,诗人在无月的晚上缓慢地行走于街头。诗中“暑里街头可久停”一句,透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怀,似乎对这种宁静的夜晚感到满足和享受。
“今宵无月也宵征”,此句表达了在一个没有明月的夜晚进行漫长旅途的心境。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传递出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情绪,同时也凸显了夜行者的不易和艰辛。
“一天星点明归路”,这里的“一天星”可能指的是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它成为了诗人返回家乡的引导。这种对自然界的依赖,反映出古人对于宇宙秩序的尊重和信任。
“十里荷香送出城”,这句描绘了夏日荷花的清香,以及这种芬芳伴随着行者远离城市。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暗示了一种超越尘世纷扰、向往自然田园生活的情怀。
“山轿声声柔橹紧,葛衣眼眼野风清”,这里的“山轿”可能指的是一种简陋的交通工具,而“柔橹紧”则是对其运转声音的描写。诗人穿着“葛衣”,在夜晚感受到了清凉的野风。这两句通过对声响和触觉的细腻刻画,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五更月出还家了,不早相期作伴行”,最后两句则是对夜深人静时分的描述。诗人在月亮升起后回到家中,并没有急于与他人约定见面,而是选择独自行走。这也许反映了一种对于独处和内心世界的珍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象和个人情感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一个在夏日深夜中宁静前行者的形象。它不仅是对当时生活状态的一种写照,也蕴含着诗人对于自然、孤独与生命节奏的深刻思考。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险尽涂初坦,寒轻日向中。
稻云迟雨碧,荞雪早霜红。
五日再行役,二年三鞠躬。
只言弃官久,却与在官同。
秋阳嗔我紧追程,急泊临流一短亭。
摘索风巾些子倦,苍茫水枕霎时醒。
单牌双堠头都白,万壑千岩眼强青。
不及溪边老亭父,一生卧护竹窗棂。
过雨馀秋暑,移床拣午凉。
小风吹醉面,凛气忽如霜。
日脚何曾动,桐阴有底忙。
倦来聊作睡,睡起更苍茫。
午暑残偏力,长亭歇未行。
睡乡蝇俶扰,诗阵笔专征。
今夕南吾枕,何时北我旌。
不应菊花酒,儿女不同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