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曹仁虎的《登灵岩》描绘了作者游历灵岩山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间溪流、峰峦、雾霭、深涧、石径、林木、寺观等景致,营造出一种空灵、寂静的氛围。
首句“溪回停兰桡”写舟行至溪边,诗人停下小船,暗示将开始登山。接着,“一径破苍霭”描绘出一条小径穿过浓厚的雾气,显得神秘而诱人。诗人不畏劳苦,"行行不辞劳",沿途欣赏着“空翠落衣袂”的景色,感受到山林的清新。
“林昏夜烟微,路仄崖石碍”描绘傍晚时分,林木昏暗,轻烟袅袅,山路崎岖,岩石险峻。然而,诗人的情感随着路径的曲折而愈发愉悦,“回看径转幽,远瞩情逾快”。
“嵌空出招提,铃铎语天外”描绘寺庙隐藏在山崖之间,钟声悠扬,仿佛来自天际,增添了神秘与超脱的意味。接下来,诗人漫步于“萧条掩石门,寂历到香界”,感受到宁静与禅意。
“客来息烦襟,散发对清籁”表达诗人在此地得以放松心情,聆听自然的声音。登高望远,“凭高俯湖光,波涛势交会”,湖光山色尽收眼底,远处的群山如黛,烟雾缭绕,变化万千。
最后,诗人感慨历史变迁,“缅惟馆娃人,事去逾千载”,提及古代美女西施的故事,引发怀古之情。而“香径寒流清,屟廊荒草废”则揭示了岁月的痕迹,晚霞映照下,峰顶明暗交替,松竹声和梵呗声交织,诗人随归樵一同感叹世事沧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灵岩山的自然风光,融入了历史人文的思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