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曾韬人太史归晋江省觐

一时车马咽河津,继世论交意倍亲。

五岭旧阴棠树在,八闽归兴彩衣新。

江乡菊酒消长夜,驿路梅花放小春。

到日趋庭问遗逸,芦中休道更无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陈恭尹为友人曾韬人太史归乡省亲所作的送别之作。诗中充满了对友人归家之情的深切关怀与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一时车马咽河津,继世论交意倍亲”描绘了友人归乡时的场景,车马不绝于途,河津为之阻塞,显示出归乡之人的受欢迎程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即使是在离别之际,这份情谊也更加浓厚。

颔联“五岭旧阴棠树在,八闽归兴彩衣新”运用了典故,以“棠树”象征友人的家乡,暗示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如同穿上新彩衣一般,充满了生机与希望。同时,“五岭”和“八闽”分别指友人的出发地和目的地,巧妙地点明了友人的归乡路线。

颈联“江乡菊酒消长夜,驿路梅花放小春”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归乡后的景象。在江边的故乡,菊花酒助兴,消磨长夜,而驿路上的梅花在冬日里绽放,仿佛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象征着友人归乡后生活的美好与希望。

尾联“到日趋庭问遗逸,芦中休道更无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乡后的期待与祝福。友人到了家,可以接近父母,询问家族中的隐逸之士,享受家庭的温暖与和谐。同时,诗人也安慰友人,在归乡的路上,不会感到孤独,因为有家人和朋友的陪伴。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友人归乡的喜悦与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献祝大司马吴公

南交命宅古尧封,司马临边乐事重。

地束西江为两峡,天垂北斗作诸峰。

遐陬斥堠宵无警,绝岛梯航岁自供。

淡淡水田馀滞穗,疏疏梅蕊点深冬。

寒轻小郭晴光满,野霁浮烟瑞气浓。

千里藉裾听鼓角,一方黎献乐陶镕。

沙场宿将输兵略,当代词流避笔锋。

行处管弦鸣马上,坐时歌舞在艨艟。

雕栏并立人言鸟,金埒群嘶血汗龙。

海内声华推泰岱,卷中诗句拟芙蓉。

尽分月奉归贫士,间采刍言及老农。

共颂我公清似水,更歌天保茂如松。

伫为曲蘖调神鼎,已见勋猷勒景钟。

形式: 排律 押[冬]韵

端州至日黄敬旃进士招同叶渊发周维念集七星岩

吴越相思心万重,扁舟何意聚萍踪。

青尊节序当长至,红树溪山属暮冬。

怪石嵯峨飞作室,乱云奇变叠成峰。

老夫屡到犹难舍,上客天涯得几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送何左王入罗浮兼答留别之作

寰中花鸟正春新,四百罗浮日日春。

送子不堪临水别,昔年曾是住山人。

紫芝三秀餐无尽,灵药千溪采未匀。

况复冥鸿谁得慕,白鸥虽近亦难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赠远斋和尚

度岭为游子,飘然二十春。

重逢成老大,一悟彻天人。

无缝衣常暖,非台镜不尘。

桃花今又发,消息可谁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