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其六)上元词

宝炬金莲一万条。火龙围辇转州桥。

月迎仙仗回三殿,风递韵音下九霄。

登复道,听鸣鞘。再颁酥酒赐臣僚。

太平无事多欢乐,夜半传宣放早朝。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欢庆的夜晚场景,通过对灯火、音乐、宴会等元素的细腻描写,展现出一幅盛世太平的图画。

“宝炬金莲一万条”中,“宝炬金莲”指的是精美的灯饰,这里形容它们如同无数的金色莲花,点缀在夜空之中,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万条"则强调了数量之多,显示出庆典的宏大与热闹。

“火龙围辇转州桥”句中,“火龙”可能是指灯饰中的火焰,或许是烟花的形象,"围辇转州桥"则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或庆典活动,灯光与人流在城镇的桥上汇聚,形成一道热闹的景观。

接下来的“月迎仙仗回三殿,风递韵音下九霄”则是对夜晚音乐和宫廷生活的一种描绘。“月迎仙仗”可能暗示着夜幕降临时,一队队华丽的仪仗队伍在月光下缓缓行进,“回三殿”可能指的是宴会结束后的撤离场景。而“风递韵音下九霄”则形容了音乐随风飘送,传遍整个天空,"九霄"常用来比喻高远,这里可能是对声音传播范围的夸张。

诗人接着写道:“登复道,听鸣鞘。再颁酥酒赐臣僚。”这里,“登复道”可能指的是宴会结束后的撤离或离开,“听鸣鞘”则是说在这过程中听到马铃声响起,而“再颁酥酒赐臣僚”则表明了宴会的丰盛与君王对臣下的恩惠。

最后,"太平无事多欢乐,夜半传宣放早朝"则是全诗的高潮,也是对整个场景最为概括的描述。"太平无事"暗示着社会的安宁和平静,而“多欢乐”则表达了人们在这样的背景下的喜悦心情。“夜半传宣放早朝”则可能是在说宴会持续至深夜,甚至到了半夜时分才开始宣布结束,准备次日清晨的朝会。

整首诗通过对灯光、音乐、宴会和宫廷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盛世太平的欢庆场景。尽管没有具体的历史背景,但从这份热闹和喜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社会的安定与人民的快乐心情。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鹧鸪天.集曲名

烛影摇红玉漏迟。鹊桥仙子下瑶池。

倾杯乐处笙歌沸,苏幕遮阑笑语随。

醉落魄,阮郎归。传言玉女步轻移。

凤凰台上深深愿,一日和鸣十二时。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秋榜将开得子

菊釂萸残玉未颓。文星喜趁梦熊回。

预传鲲拟南溟去,亲送魁从北斗来。

真间世,定奇材。满堂欢笑动春雷。

明年郎罢蟾宫近,更把丹枝为我栽。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寿赵簿

当日名驹产渥洼。追风千里堕君家。

不辞贤路甘栖棘,来伴河阳且种花。

梅试雪,酒潮霞。寿觞还捧笑声哗。

唐朝九相青毡旧,为报新堤早筑沙。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七月廿七

秋至人间灏气清。蓂馀三荚映阶庭。

挺生豪杰为时瑞,来至簪缨亨世荣。

天付与,寿康宁。不须举酒祝椿龄。

楼头昨夜瞻南极,偏向梅峰分外明。

形式: 词牌: 鹧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