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六十七首(其五十六)

识得拄杖子,被拄杖子缚。

不识拄杖子,亦被拄杖子缚。

不是弄潮人,徒劳遭点额。

形式: 偈颂

翻译

懂得使用拐杖的人,却被拐杖所束缚。
不懂得拐杖的人,同样受到拐杖的束缚。
我不是在海浪中嬉戏的人,却白白遭受挫折

注释

识得:理解并能使用。
拄杖子:拐杖。
缚:束缚。
不识:不懂得。
亦:也。
弄潮人:在海浪中游泳或玩耍的人。
徒劳:白费力气。
遭:遭受。
点额:遭受挫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原妙的作品,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识得拄杖子,被拄杖子缚",意指认识到事物(如禅杖)的存在,反而被它所束缚,陷入依赖或执着;"不识拄杖子,亦被拄杖子缚",则暗示即使对事物无知无觉,也可能因不知如何应对而受其牵制。最后两句"不是弄潮人,徒劳遭点额",比喻那些试图操控或对抗生活洪流的人,结果只会徒劳无功,如同弄潮者被水花打湿额头。

整首诗通过比喻和对比,揭示了摆脱束缚、顺应自然的重要性,体现了禅宗主张的"无我"和"随缘"思想。诗人以禅杖为象征,引导读者思考人生中的束缚与自由,以及如何在世间纷扰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自在。

收录诗词(148)

释原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六十七首(其二十五)

吃粥了也,洗钵盂去。矢上加尖,一场败露。

西峰今日忍俊不禁,却要向鹭鸶腿上割股。

形式: 偈颂

偈颂六十七首(其四十三)

指天指地,一棒打杀。鸩屎砒霜,合造毒药。

飏在三千世界中,不知那个亲遭著。

形式: 偈颂

偈颂六十七首(其六十一)

千疑万疑,祇是一疑。

若能决此一疑,免教节上生枝。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偈颂六十七首(其六)

万里不挂片云,虚空突出一窍。

双髻峰?跳上三十三天,拄杖子向十字街头扬声大叫。

炎炎六月火生冰,夜半日轮当午照。

形式: 偈颂 押[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