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桥下水长绿,桥头人自行。
春风忽相过,时闻环佩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桥下水长绿,桥头人自行",开篇即以桥为线索,将水与人的活动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水长绿"不仅描绘了水的清澈与生机,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平静的生活状态。"桥头人自行"则展现了人物的自由与独立,仿佛在桥上行走的人,不受外界干扰,自在地享受着自己的世界。
接着的两句"春风忽相过,时闻环佩声",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和听觉元素。"春风"的轻拂,不仅带来了温暖的气息,也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忽相过"的措辞,生动地表现了春风来去无常,却总能在不经意间给人带来惊喜。而"时闻环佩声"则可能是远处或想象中的声音,或许是仙鹤的鸣叫,或是某种神秘的音乐,给整个场景增添了一层梦幻与神秘的色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构建了一个既现实又略带幻想的世界,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自然之美与心灵之静。
不详
别署西村逸史。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皎皎天上月,照此池中水。
运行无停机,容光亦鉴止。
轩中多白云,霏霏日如雾。
风吹散又生,更宿檐前树。
激水四檐鸣,常如风雨声。
不须秋节至,纨扇已无情。
垒石疑天造,飞来小赤城。
阳乌出海后,如有彩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