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重显的作品,名为《颂一百则》中的第八则。诗人以独特的语言风格,寓言般地表达了对修行生活的见解和对徒弟的教诲。"翠岩示徒,千古无对",暗示翠岩(可能指修行的隐秘之地或高洁之士)的智慧无人能及,具有深远影响。"关字相酬,失钱遭罪",意为若过于执着于世俗之事,如金钱,将带来麻烦和困苦。
"潦倒保福,抑扬难得",教导徒弟在逆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福气,强调修行中平衡与节制的重要性。"唠唠翠岩,分明是贼",看似贬低,实则以讽刺手法指出过度言辞和炫耀并非真正的修行之道。
"白圭无玷,谁辨真假",借用白璧无瑕的比喻,强调内在修为的纯净难以被外人轻易判断。"长庆相谙,眉毛生也",可能是以幽默的方式说,只有真正理解修行的人,才能看出其中的深意,即使是最微小的细节也能揭示真谛。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教于乐,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对比,传达了深刻的禅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