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小姑山寻云台山

屹立孤峰势一拳,神工造化不知年。

江涛俯瞰下无地,云气上浮高近天。

南去山从庐阜出,北来地与宿松连。

入村几处堪图画,茅屋依稀桑柘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小姑山的壮丽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峰的雄伟和自然界的奇妙。首句“屹立孤峰势一拳”,以“一拳”形容山峰之高峻,形象生动,凸显了山峰独立于天地之间的气势。接着,“神工造化不知年”一句,表达了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赞叹,同时也暗示了山峰历史悠久,岁月悠长。

“江涛俯瞰下无地,云气上浮高近天”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山峰之高耸入云,江水在山脚下似乎无处可落,而云雾则在山巅之上缭绕,仿佛与天空相连。这种景象既壮观又神秘,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南去山从庐阜出,北来地与宿松连”两句,通过描述山峰与周边山脉的连接,展现了小姑山地理位置的独特性,同时也暗示了其作为连接不同区域的重要纽带。

最后,“入村几处堪图画,茅屋依稀桑柘烟”两句,将视线从宏大的自然景观转向了村落,描绘了一幅田园牧歌式的画面。几处村庄点缀在山间,茅屋与桑柘树交织成一幅和谐的画面,烟雾缭绕,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宁静之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小姑山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以及诗人对美好自然的深深向往和赞美。

收录诗词(5)

陈用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新春试笔呈霍兰谷诸友

条风忽东来,林木含春熙。

读书坐茅屋,两鬓飞素丝。

贫贱得肆志,富贵真危机。

岩廊既无分,郡邑徒尔为。

奴颜与婢膝,卑谄非男儿。

溪毛可滋味,芝兰堪情怡。

荏苒百年内,一死甘如饴。

寄去同心人,击节歌吾诗。

形式: 古风

世称乌反哺盖闻而未睹焉一日晨起见其类聚飞鸣乃其然也感叹有作

东方日初出,草树何青青。

乌雏哺其母,散乱林郊坰。

其母得所饲,哑哑振双翎。

其雏远衔饵,翅短来去轻。

绸缪报深恩,眷顾存至情。

我行忽见之,感叹涕泗零。

有亲不能养,在世徒营营。

羽族尚能尔,况我万物灵。

低头拜乌雏,愧汝曾参名。

形式: 古风

竹为刘秀才赋

亭亭古龙孙,清露冼寒玉。

材克资世用,何能老岩谷。

以之制灵鳌,所愿殊未足。

行当叶箫韶,淳风振民俗。

形式: 古风

友竹轩

管鲍去云远,友道良独艰。

聚散若云雨,翻覆似波澜。

所以君子心,托交青琅玕。

冉冉岁华暮,凄凄霜气寒。

劲节常不改,秀色仍可观。

忘形日相对,不语心共闲。

我亦秉孤操,羞为桃李颜。

何当结三益,白首相盘桓。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