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肯甫晓山亭

开棂纳晨光,隐几挹寒翠。

以我胸中真,会彼景外意。

孰因夜息存,孰使昼梏累。

念虑方清明,体认贵切至。

峨峨成九仞,进进基一篑。

勖哉亭中人,涵养玉其粹。

卷舒意何如,颜回坐忘地。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戴炳所作,题为《夏肯甫晓山亭》。诗中描绘了清晨在山亭中欣赏自然美景的情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内心修养的追求。

首句“开棂纳晨光,隐几挹寒翠”描绘了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入山亭,与诗人静坐于几案前,轻轻吸入山间清新的寒气的画面。这里运用了“纳”和“挹”两个动词,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

接着,“以我胸中真,会彼景外意”表达了诗人通过内心的真诚感受,与外界景物的意境相融合,达到了心灵与自然的共鸣。这种境界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精神交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

“孰因夜息存,孰使昼梏累”则探讨了夜晚与白天的不同状态,暗示了诗人对于内心平静与外界纷扰的思考。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夜晚宁静时光的珍视,以及对白天世俗束缚的反思。

“念虑方清明,体认贵切至”进一步阐述了诗人追求内心清明、深入体悟自然之道的决心。这里的“体认”不仅指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更强调了内心的体验与感悟。

“峨峨成九仞,进进基一篑”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内心的修养比作堆砌土丘,从低矮逐渐累积到高耸,形象地展示了诗人通过不断努力,逐步提升自我修养的过程。

最后,“勖哉亭中人,涵养玉其粹。卷舒意何如,颜回坐忘地”是对诗人的勉励,希望他能像玉石一样,经过长时间的磨砺,展现出纯净而珍贵的品质。同时,也借用了颜回坐忘的故事,表达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超越世俗的境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清晨山亭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内心修养的不懈追求。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内心的探索和对人生境界的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36)

戴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日偕兄弟侍屏翁游晋原分得外字因集句而成

既雨晴亦佳,适与赏心会。

初日照高林,幽泥化轻壒。

步屧随春风,始觉天宇大。

牵怀到空山,逍遥白云外。

青松夹路生,童童状车盖。

清川带华薄,阴壑生虚籁。

性达形迹忘,傲然脱冠带。

薄暮方来归,月光摇浅濑。

形式: 古风 押[泰]韵

唐李涉有山中五无可奈何诗戏用其体作秋日四章(其一)

无奈秋风何,怒号震林木。

着我井上桐,一夜失寒绿。

莫作摇落悲,妙理在观复。

形式: 古风

唐李涉有山中五无可奈何诗戏用其体作秋日四章(其二)

无奈秋月何,鍊魄金气精。

炯炯一轮满,天地冰壶清。

照我方寸景,表里同光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唐李涉有山中五无可奈何诗戏用其体作秋日四章(其三)

无奈秋山何,万叠浅深碧。

起来楼上看,朝爽浮几席。

棱棱政自高,更养静寿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