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大旆关河远,同云天地浮。
凌晨逢朔雪,此路向西州。
寒袭生犀健,光催畅毂流。
馀清念东郭,穿履趁英游。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严寒的早晨踏雪西行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凛冽的意境和深远的乡愁。
“大旆关河远,同云天地浮。”开篇即以壮阔之景引入,"大旆"指的是旗帜或是高大的标志物,这里可能指的是某处边关的标志。"关河"则代表了边塞的荒凉与遥远。"同云天地浮"则形象地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
“凌晨逢朔雪,此路向西州。”诗人在清晨遇到了初冬的第一场雪,雪花纷飞中,这条道路通往远方的西州,给人以孤独行者的凄凉感。
“寒袭生犀健,光催畅毂流。”"寒袭"形容严寒的气候,"犀"是古代对马的一种称呼,"犀健"则意味着马匹在严寒中依然精神抖擞。"光"指的是阳光,"催"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旅途的紧迫感。"畅毂流"则形容车轮在雪地上的滑行,给人一种快速而又顺畅的感觉。
“馀清念东郭,穿履趁英游。”诗人在这凛冽的气候中,不禁想起了远方的家乡——东郭。"馀清"可能是指雪后的宁静和清新,也许暗示着心中的思念。"穿履"即穿上鞋袜,准备继续旅途,而"趁英游"则意味着追随着诗人内心深处的那份自由与浪漫。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和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展现了诗人的豪放情怀和超凡脱俗的艺术境界。
不详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侧帽风轻过大堤,水村骄马惜障泥。
前驱夹道旟开隼,合宴传飧帐绕犀。
净练寒江供望阔,赤萍圆日对吟低。
轻筒络绎传清唱,知在春烟几曲溪。
的晕遥连射圃墙,碧帘烟瓦斗翚翔。
庭中桂树含春早,席外帘衣拂地长。
鲙缕荐盘鳊项缩,酒杯行算蟹螯香。
主翁绶带多欢极,宾辖沈声在井床。
七年辞玉署,再入佐黄扉。
树与青春换,人将素领归。
砖花仍可记,厦雀稍惊飞。
炉蕙非无意,逢人尚袭衣。
飞轩凭望俯丹梯,星雨囊风暝夕曦。
翠阜天遥云待簇,绀园花老树低枝。
巾车预畏烟畴迥,蜡屐先忧磴道危。
未似庾公年最少,桑郊盘马帽檐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