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其三)

冲冠一怒便扬兵,鼓竭秋风马倦鸣。

收骨二陵非死所,藏身三窟岂行成。

单于自款居延塞,老将宁贪石堡城。

不信遐荒真异类,两阶干羽有苗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薛稻孙的《咏史(其三)》以历史事件为题材,通过描绘汉朝将领的英勇与智谋,展现了古代边疆冲突中的忠诚与决心。首句“冲冠一怒便扬兵”,形象地刻画了将领因愤怒而果断出兵的情景,显示出他的决断力。

接下来的“鼓竭秋风马倦鸣”描绘了战争的艰辛,战鼓声渐弱,马匹疲惫,但战士们并未退缩。诗人借“收骨二陵非死所”表达出即使面临死亡,也要坚守阵地的决心,二陵象征着战场的残酷。

“藏身三窟岂行成”暗示了将领不会轻易逃避,而是选择坚守策略,寻找更稳妥的退路。随后,“单于自款居延塞”描述了敌酋主动示弱,来到边境求和,展现了将领的外交智慧。

最后两句“老将宁贪石堡城,不信遐荒真异类,两阶干羽有苗平”表达了老将的信念:不贪图小利,坚信通过和平手段可以解决争端,用礼仪和谈判来实现边疆的安宁,这与《尚书·大禹谟》中“干羽致治”的典故相呼应,寓意着仁德和武力相结合才能达到和平。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扬了古代将领的英勇、智谋和对和平的追求,具有鲜明的历史感和深刻的道德教诲。

收录诗词(4)

薛稻孙(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夏日闲居杂咏(其一)

吴趋盛豪华,阊门最繁剧。

每苦炎夏蒸,烟火万家窄。

曰余在戊辰,曾此设讲席。

咿唔阛阓间,名利共物役。

本性爱萧疏,时欲蜡幽屐。

赖有羽人家,相望在咫尺。

地古却炎晖,仙居世氛隔。

幡高引远飔,下有对弈客。

予心已欣然,藉草坐坛石。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夏日闲居杂咏(其二)

日色川上媚,烟光草际重。

横塘夹修竹,十里蝉声中。

我来古渡头,岁月多行踪。

行踪一何多,言瞻墓上松。

墓在塘之西,家住塘之东。

时节须祭扫,悠悠一水通。

秋林静虚白,春山霭空濛。

气候良自佳,泛舟每从容。

炎夏少经过,安知野趣浓。

野趣浓如此,欣赏情何穷。

形式: 古风

浣香洞

幽溪穿曲窦,洞口树成帷。

垂阴生晚吹,散帻坐苔矶。

雨过月稍上,光含万籁希。

天水空明里,菡萏相因依。

香气自白昼,夜来静入微。

起心欲往求,已觉前境非。

即此悟禅寂,释我胸中机。

形式: 古风

丙子岁初出门见有短衣揖让者继凶年之后得此感而有作(其一)

去岁真彫瘵,东南气尚新。

春从江岸转,礼到贩夫真。

揖让看闾里,诗书慕搢绅。

抚绥烦大吏,风俗不难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