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怨慢.送春

听一曲、歌残金缕。沈沈帘幕,东风暗度。

閒门嫣红,万点惨无主。恹恹人病,弄得春光迟暮。

看九曲阑干,已无复流莺软语。

春去也、落花流水,毕竟春归何处。游丝横路。

那挽得韶华小住。

阅几番芳事飘零,又化作漫天飞絮。

晓梦画楼西,啼血谁怜杜宇。

形式:

鉴赏

这首《长亭怨慢·送春》是清末近现代初词人刘师培的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的哀愁与无奈。词的开篇通过“听一曲、歌残金缕”,传达出春日将尽,乐曲声断的寂寥气氛。接着,“沈沈帘幕,东风暗度”描绘出帘幕低垂,春风悄然离去的场景,暗示着春光的消逝。

“閒门嫣红,万点惨无主”运用对比,鲜艳的花朵无人欣赏,显得凄凉,表达了对春光易逝的感慨。“恹恹人病,弄得春光迟暮”则直接抒发了词人因春去而产生的病态情绪,春光也因此变得黯淡。

“九曲阑干,已无复流莺软语”进一步渲染了空寂的氛围,昔日的鸟语花香如今只剩下冷清。词人追问“春去也、落花流水,毕竟春归何处”,表达了对春归何处的深深疑惑和失落。

下片“游丝横路,那挽得韶华小住”借游丝象征时光流逝,无法挽留春天的脚步。“阅几番芳事飘零,又化作漫天飞絮”描绘了花朵凋零,化为飞絮的景象,寓意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最后,“晓梦画楼西,啼血谁怜杜宇”以杜鹃鸟的啼叫收尾,寓言词人内心深处的哀伤和孤独,仿佛在问:又有谁能理解这份深深的春愁呢?

整体来看,刘师培在这首词中以深情的笔触,通过对春光消逝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对生命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慨,具有浓郁的感伤色彩。

收录诗词(17)

刘师培(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菩萨鬘(其一)无题

一树梨花深院隔。游丝飞去无踪迹。金琐闼门开。

传书青鸟来。帘栊残月晓。梦断青楼道。

晓色绿杨枝。流莺对语时。

形式:

菩萨鬘(其二)咏雁

传到琵琶幽怨意。为谁飞上江南地。冀北雪花飞。

鸿归人未归。衡阳春色暮。又逐东风去。

系帛汉时宫。云山隔万重。

形式:

一萼红.徐州怀古

过彭城。看江山如此,我辈又登临。

系马台空,斩蛇剑杳,霸业都付销沈。

试重向黄楼纵目,指东南半壁控淮阴。

衰草平芜,大河南北,天险谁凭。

千劫兴亡弹指,剩砀山云起,泗水波深。

宋国雄都,楚王宫阙,千秋故垒谁寻。

溯当日中原逐鹿,笑项刘何事启纷争。

空叹英雄不作,竖子成名。

形式:

菩萨鬘

一树嫣红娇不语。寻芳望断江南路。春去已多时。

流莺犹未知。帘栊残月落。夜雨愁珠箔。

王母下云旗。传书青鸟归。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