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地僻经过少,烟销竹外风。
云深双阙迥,叶落四山空。
秋水涵虚白,幽亭避软红。
问途人迹远,归鸟隔林通。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自然景象,诗人以地僻人稀为背景,展现了陶然亭周边的环境特色。首句"地僻经过少"表达了此处偏僻,行人罕至,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烟销竹外风"则通过轻风穿过竹林,暗示了清新的空气和自然的韵律。
颔联"云深双阙迥,叶落四山空"进一步描绘了远处的宫殿(双阙)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与周围的落叶和寂静的山峦形成对比,显得更加深远和空旷。"秋水涵虚白"写的是秋水清澈,映照着天空的白色,增添了宁静的美感。
尾联"幽亭避软红,问途人迹远,归鸟隔林通",诗人身处幽静的亭子,远离尘世的喧嚣,只能听到归鸟穿越树林的声音,更显孤独与静寂。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陶然亭的自然景色,流露出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人迹罕至之地的喜爱。
不详
诸生。有《红叶山房吟稿》
暮色苍然至,轻烟霭四围。
鹤翻空翠落,龙蹑晚云归。
扫叶烹香茗,携筐采古薇。
一声清磬响,不觉俗情违。
花事碧溪尽,残寒过麦天。
高林数点雨,深巷一声蝉。
行药去忘倦,枕书还早眠。
因知静者妙,尘虑待先捐。
虾蟆天子蟋蟀相,东南半壁思偏安。
金陵王气复销歇,虫沙四镇余江干。
史公末造此开府,欲仗一木支艰难。
胜地烟花扫兵燹,孤臣战骨空摧残。
公之大节足千古,白日照耀丹心丹。
何必文山证前世,始令旷代同悲酸。
鼓鼙声歇出邱在,忠魂正气归衣冠。
衣冠不朽石碣短,土花凝碧愁荒寒。
我来凭吊读遗翰,独为俯仰生长叹。
红梅点点忽飞落,犹疑誓师泪血临风弹。
柝声听无寐,高馆坐超急。
凉秋湖上来,夜气怯病骨。
月斜人影长,星河澹将没。
永怀东郡遥,关山不可越。
怅望碧天空,临风浩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