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元量春游

恰恰莺簧百啭齐,提壶仍劝醉芳蹊。

曲尘弄日腰肢弱,翠黛凝颦眉妩低。

泉石似寻天竺寺,渔舟引入武陵溪。

少年簇马观游女,勒住金衔不放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黄莺婉转齐鸣声声悦耳,提着酒壶还在劝饮花径中的人。
轻盈女子在阳光下舞动,身姿柔弱,眉眼含愁,如画般娇媚。
泉水石径仿佛寻找着天竺寺的踪迹,渔舟引领我们进入武陵溪的秘境。
年轻的小伙子骑马围观游走的少女,勒紧缰绳,让马儿不再嘶鸣,只想静静欣赏。

注释

莺簧:黄莺婉转的鸣叫声。
提壶:提着酒壶。
醉芳蹊:醉人的花径。
曲尘:形容女子的肤色或衣裙颜色。
腰肢弱:身姿柔弱。
翠黛:青黑色的眼眉。
颦眉妩低:皱眉的样子,显得娇媚。
寻天竺寺:寻找类似天竺寺的禅意之地。
武陵溪:源自《桃花源记》的武陵溪,象征隐秘而美丽的山水。
簇马:簇拥着马匹。
观游女:观看游走的女子。
勒住金衔:勒紧马缰。
不放嘶:阻止马儿发出嘶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动的春日游乐图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幅充满生活情趣和自然美景的画面。

“恰恰莺簧百啭齐,提壶仍劝醉芳蹊。” 这两句描写了春日宴饮的欢乐场景,莺簧鸣叫,与人声笑语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热闹非凡的氛围。提壶劝酒,是古代宴席上常见的情形,这里则是在强调春日游乐时的愉悦和惬意。

“曲尘弄日腰肢弱,翠黛凝颦眉妩低。” 这两句通过对女性形象的描绘,展示了古代女子的柔美与羞涩。曲尘可能指的是细微的春风或是轻盈的尘埃,弄日则是在描绘春光照耀下的温馨场景;翠黛凝颦眉妩低,则更深入地刻画了女性的神态,显示出一种内敛而又不失娇媚的美。

“泉石似寻天竺寺,渔舟引入武陵溪。” 这两句诗人的视角转向自然景观,通过对泉水与岩石的描写,传递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泉石之美,与寻找仙境般的天竺寺相比拟,渔舟引入武陵溪,则是将读者带入一个更加幽静的自然环境中。

“少年簇马观游女,勒住金衔不放嘶。” 这两句则转向对春日游乐中的年轻人群的描写。少年骑马观赏游玩的女性,这些动作都是在强调春天的活力与欢愉。而勒住金衔,不让马儿奔跑,可能是在表现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生活之乐的深切感悟。

收录诗词(401)

李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王龟龄贡院

浩渺春波暖白蘋,溪头广厦旅楹新。

佩衿无复歌游阙,糟粕空惭老斲轮。

门外缊袍人立鹄,榜间淡墨笔如神。

使君道德魁天下,膏馥分沾尽澡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仲信雨中见简

蛙黾几争席,霪霖苦未乾。

烟花三月暮,风柳万丝寒。

缸面醅初拨,床头易懒看。

客愁无处著,何地觅心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次韵仲信留别

倦游再闰入都门,喜见隆兴诏令新。

功业讵堪铭日观,龙钟空叹倚天津。

题诗竹阁逢寒食,修禊兰亭及暮春。

我欲扁舟成泛宅,五湖烟月伴渔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仲信雪中见简

夜窗初映月如霜,凌晓瑶霙势渺茫。

清室乍欣文解祟,浅斟应惬醉为乡。

幽兰俪曲三豪集,黄竹兴谣八骏骧。

闻道子猷思泛剡,两溪绝境较优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