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亭清明

京陌音尘故国情,心旌长触梦魂醒。

杏花杨柳纷纷雨,惆怅清明在泗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在泗亭所见之景,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慨与情感。

“京陌音尘故国情”,京城的道路上传来的是纷扰的尘世之声,却勾起了诗人对往昔深厚情感的回忆。这里不仅是指对故乡的思念,也可能是对逝去时光的追忆,或是对某些特定人物的怀念。音尘,即声音与尘埃,常用来形容外界的喧嚣与繁忙,而在这繁忙之中,诗人的心灵却能捕捉到一丝丝与过往相连的细线。

“心旌长触梦魂醒”,心旌,比喻心神或意志;梦魂,指梦境中的灵魂。这句话表达的是诗人的心神常常被某种触发,使得他从梦境中惊醒,意识到现实与过去的巨大差异。这种触动可能是对当前生活的不满,或者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杏花杨柳纷纷雨”,描绘了一幅清明时节特有的景象:杏花与杨柳在春雨的滋润下显得更加生机勃勃。杏花的粉嫩与杨柳的翠绿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然而,“纷纷雨”不仅增添了季节的气息,也暗示了自然界的无常与变化,或许还象征着人生的起伏不定。

“惆怅清明在泗亭”,清明节是中国人传统的祭祖节日,通常伴随着对逝去亲人的哀思。诗人身处泗亭,面对这充满生机与哀愁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惆怅。泗亭可能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地方,它既是诗人情感寄托的所在,也是引发深沉思考的空间。在这里,诗人或许在反思生命的意义,或是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对现实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在清明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诗人的情感被自然界的景象激发,引发了深沉的思考和情感的共鸣。

收录诗词(189)

储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旧县驿前人家

桃花掩映野人家,住久依山老屋斜。

怪得只从墙外看,行人车盖满风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淮堰

秋风淅淅动帘旌,淮堰还稽半日程。

乡思转多眠不得,海潮催得月东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送吴克温南归(其一)

都人望春信,顽阴尚凝寒。

白日惨无光,污泥几时乾。

有客束书卷,仓忙出长安。

问之笑不答,但云报恩难。

无由絷马足,把袂徒相看。

浮云亦易散,离筵勿辛酸。

今朝且痛饮,别后仍加餐。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送吴克温南归(其二)

池头五彩凤,刷羽恒自诧。

醴泉始肯饮,腐鼠胡能跨。

不效燕雀群,相随入朱厦。

儿童怪其然,弯弓共弹射。

山中有高梧,栖老亦閒暇。

朝阳光景新,览德看复下。

形式: 古风 押[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