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唐代禅宗僧人义存所作的《劝人》系列之一,旨在劝导人们领悟生命的真谛,超越世俗的束缚与追求。通过简短的四句诗,诗人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首句“报汝等知乎”,直接向读者发问,表达出诗人对世人普遍追求外在事物的疑惑与关切。接着,“真性不在途”强调生命的本质和真理并不在于外在的追寻与奔波之中,而是在于内心的觉悟与自我认知。
“色身祇要閒”进一步阐述,指出身体与物质的存在并非生命的全部,真正的自由与解脱在于心灵的宁静与自在。这里的“閒”字,既指身体的放松,也暗示着心灵的空灵与超脱。
最后一句“何用苦区区”则以反问的形式,强烈表达了对世俗追求的质疑与否定。诗人认为,那些为了外在的名利、地位而疲于奔命的人们,实际上是在做无谓的努力,忽略了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深刻揭示了佛教中关于生命意义、心灵解脱的重要思想,鼓励人们从内心深处寻找生活的真谛,超越表面的纷扰与执着,达到心灵的自由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