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城

黄河怒触龙门裂,突蜃冲蛟肆妖孽。

□谁首倡导洪流,驱使生灵陷鱼鳖。

群雄尽向草泽生,青袍白马连州城。

□时将相总骄懦,可怜不救兵纵横。

忠襄何人汴梁客,只手徒思拯沉溺。

□星半夜落前军,有子才能讨仇贼。

关西老将宁伏雌,辇侧权臣藏祸机。

□然内难促元运,毋乃社稷基先隳。

铁衣破碎秋风早,三军尽向夷门老。

岂知天意属皇明,万乘龙飞大江表。

神兵受命北渡江,举兵所向俱来降。

□尘不生草不动,直取中原为帝邦。

金宫玉殿凌空起,翠华飘飘曾戾止。

□皇立政务宽仁,坐见疮痍变淳美。

天开地辟长清宁,五风十雨年谷登。

书生但愿报恩德,万岁千秋歌泰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顾禄的《汴城》描绘了黄河水患的场景,以及英雄人物的抗争和王朝更迭。首联以黄河怒涛象征动乱,"首倡洪流"的英雄未明,却能驱动生灵面临困境。接下来的诗句转向群雄纷争,青袍白马的将领无力抵抗,朝中权臣昏庸,忠臣如忠襄虽有志拯救,却孤掌难鸣。

诗中插入"星半夜落前军",暗示关键时刻的军事行动,其子成为讨伐敌人的关键。随后,关西老将与权臣的对比揭示了朝廷内部的矛盾,国家命运危殆。诗人感慨"铁衣破碎",军队疲惫,但最终"天意属皇明",明君崛起,军队北渡江,所向披靡。

胜利后,金宫玉殿重建,皇帝以宽仁治国,社会渐趋安宁,五谷丰登,人民生活改善。诗人以"书生但愿报恩德"表达对太平盛世的期盼。整首诗通过历史事件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明朝初年的动荡与复苏,以及人们对和平与繁荣的向往。

收录诗词(13)

顾禄(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巫山高

巫山高高十二峰,君王魂梦已成空。

上头多少闲云雨,尽在朝朝暮暮中。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东]韵

络纬吟

高城月白风凄凄,夜闻络纬迎秋啼。

初惊杨柳玉楼外,又遇梧桐金井西。

一丝不断抽寒露,宛转犹悲岁年暮。

机中少妇暗停梭,愁绝寒窗不成素。

形式: 古风

采莲曲

梧桐转阶月如水,满地瑶华铺不起。

谁家玉箫吹画楼,不管洛阳春色愁。

吴姬蹈歌楚女舞,罗带同心结飞组。

采莲不采菂中薏,见人但道莲心苦。

鲤鱼吹风红叶秋,独持明月上兰舟。

巴陵去去三千里,情与白波天外流。

形式: 古风

江南曲(其一)

妾在钱塘小江曲,门前岁岁春波绿。

绿波涵影晓汪汪,素练平铺光一幅。

垂杨十里锁轻阴,芙蓉半渚瀁清馥。

翠云贴水风飕飕,白蘋红蓼催早秋。

大姑小姑惜芳游,朝朝拟棹江中流。

荷盖斜张低覆舟,见花颦眉愁复愁。

移舟西来泊花底,藕花染红蘋叶紫。

拾蘋犹恨蘋无根,采莲却喜莲多子。

妾身不为浮蘋生,宁作莲花守红死。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