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漕使逵游麻姑山

铃阁清虚刺史闲,廉车因得访仙山。

旌旂飘缈烟霞外,冠盖追随水石间。

丹井寂寥终古在,鸾骖怅望几时还。

从来谢史留诗笔,今日遗风尚可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官署空旷刺史悠闲,乘廉车探访仙人山峦。
旗帜飘忽于云霞之外,官员们跟随山水之间。
千年丹井寂静无声,鸾鸟驾车遥望何时能回还。
自古以来,谢史留下诗篇,今日的遗风仍有迹可循。

注释

铃阁:官署。
清虚:空旷。
刺史:地方长官。
闲:悠闲。
廉车:廉洁的官车。
访:探访。
仙山:传说中的仙境。
旌旂:旗帜。
飘缈:飘忽不定。
烟霞:云霞。
冠盖:官员们的车马仪仗。
追随:跟随。
丹井:炼丹的井。
寂寥:寂静。
终古:永远。
鸾骖:鸾鸟拉的车。
怅望:惆怅地远望。
谢史:古代诗人。
遗风:遗留的传统或风格。
攀:追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一同游历仙山的景象。开篇“铃阁清虚刺史闲,廉车因得访仙山”两句,设定了一种超脱尘世、寻觅仙境的意境,其中“铃阁”指的是古代官署中悬挂的铃铛,“刺史”则是职位名称,用以形容清幽静谧的环境。廉车,是一种简便的交通工具,意味着诗人并非出于官方之旅,而是因机缘而得以访仙山。

接着“旌旂飘缈烟霞外,冠盖追随水石间”两句,更深入地描绘了仙山的奇妙景致。旌旂,即旗帜,是权贵出行时的标志,此处则是仙界之物,其飘逸在烟霞之外,形象神秘而超凡脱俗。而“冠盖追随水石间”则表明诗人与朋友穿梭于山涧之间,仿佛追随着仙界的车马。

中间两句“丹井寂寥终古在,鸾骖怅望几时还”,提到了传说中的仙境之地——丹井。丹井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长生不老之地,“寂寥终古在”表明其存在的悠久与宁静。而“鸾骖怅望几时还”则流露出诗人对于仙境的向往和期待,希望自己也能达到那种境界。

结尾两句“从来谢史留诗笔,今日遗风尚可攀”,表达了对历史上文人墨客所留下的诗篇的赞赏,同时也透露了一种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对比。诗人感慨于古代才子谢灵运留下的诗篇,而今之“遗风尚可攀”则是表示虽然不能亲身到达仙境,但通过文字和心灵上的追寻,依然可以触摸到一些超凡脱俗的东西。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功底,更重要的是,它以精美的意象、流畅的节奏和浓郁的情感,将读者带入一个既神秘又庄严的仙境之中。

收录诗词(8)

李山甫(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瑞相寺

路入禅关僻,僧迎取衲披。

自怜重到此,还忆旧游时。

泉石清虚境,松筠古老姿。

问师从此别,鹤驾几回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同知县陈公彦游章山寺

想见寻幽到此山,诗成珠玉笑谈间。

莲花社里千年约,柏子香中半日闲。

寂历松窗连远籁,萦纡竹径断荒湾。

琴堂吏散帘垂昼,舁笋何妨数往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禅窟寺

迟日浓花午,闲云小阴天。

半岩春洞水,万片晚林烟。

惭愧华巅客,来分紫府仙。

倚窗山竹夜,风溜响朱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句(其一)

多谢灞陵堤上柳,与人头上拂尘埃。

形式: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