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村杂兴次韵陶九成十首(其八)

一曲清泠水,深如濯锦江。

啭枝花底鸟,吠窦月中厖。

鱼罧通西泖,茶烟起北窗。

许多幽隐趣,不让鹿门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南村的自然风光与生活情趣,充满了宁静与和谐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南村的景致与生活细节一一展现,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意境。

首句“一曲清泠水,深如濯锦江”,以“清泠水”比喻清澈的溪流,与“濯锦江”相呼应,既描绘了水的清澈,也暗示了水的深邃,如同色彩斑斓的锦缎般美丽。这样的开篇,便为整首诗定下了清新脱俗的基调。

接着,“啭枝花底鸟,吠窦月中厖”两句,通过鸟鸣和犬吠的声音,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鸟儿在花枝间欢快地歌唱,犬吠声在月光下回荡,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展现了南村的生机与活力。

“鱼罧通西泖,茶烟起北窗”则转而描绘了南村的生活场景。鱼罧,即捕鱼的器具,这里指鱼儿游动的情景;西泖,可能是指附近的湖泊或河流,鱼儿在其中自由穿梭。而“茶烟起北窗”则描绘了清晨或傍晚时分,茶香从北窗飘出,预示着一天劳作后的宁静与放松时刻。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南村的自然美景,也体现了当地居民简单而富足的生活状态。

最后,“许多幽隐趣,不让鹿门庞”表达了诗人对南村生活的深深喜爱与向往。鹿门庞,可能是指庞德公,古代隐士,常被用来象征隐居生活。诗人认为南村的生活趣味不亚于隐士的生活,表达了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高度赞赏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南村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生活情趣,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471)

董纪(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 号:一槎
  • 籍贯:上海

相关古诗词

南村杂兴次韵陶九成十首(其九)

五柳如今宅,云间第一林。

竹肥鞭笋出,松老茯苓深。

鹅放临池浴,莺听出谷吟。

朝冠非懒戴,发自不胜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南村杂兴次韵陶九成十首(其十)

南村风景异,胜似辋川多。

山露前峰塔,江明落照波。

诗僧留偈别,学究抱琴过。

石上残棋局,旁观已烂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九月三日奉天门早朝得赐宝镪

香蔼天门卫仗閒,例随鹓鹭入朝班。

侍仪引进名初奏,给事传宣赏就颁。

宫扇受风开雉尾,衮衣耀日动龙颜。

腐儒何幸遭明圣,得预观光禁阙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九月十四日上亲策试赐膳华盖殿西庑下以大行皇后丧设酒不荤

大明开运主文昌,多士争能翰墨场。

有分只尝光禄酒,无缘得享大官羊。

殿庭重典归仪礼,乐府新声出教坊。

喜动天颜蒙顾问,朝衣熏染御炉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