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杂咏.滴水岩

石壁碎寒流,行人暮已愁。

更倾风月耳,无水不生秋。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冰冷的石壁下,寒流潺潺,行人在傍晚时分已满怀忧愁。
再倾听那风月的声音,哪怕是最微小的水滴,也仿佛带上了秋天的气息。

注释

石壁:坚硬的岩石墙壁。
碎:破碎,流淌。
寒流:寒冷的水流。
行人:行走的人。
暮已愁:傍晚时分已感到忧愁。
更倾:更加倾听。
风月:清风明月,泛指自然景色。
耳:耳朵,这里引申为倾听。
无水不生秋:任何一点水都似乎带上了秋天的感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黄山风光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行人在秋日暮色中的愁思情怀。"石壁碎寒流"一句,形象地展现了山岩间清涩泉水随着季节转换而带来的凉意和动感。"行人暮已愁"则透露出旅途中人的孤独与沉思,夕阳的余晖似乎也无法驱散心头的忧虑。

"更倾风月耳"这句诗中,“耳”字运用得极妙,不仅指代听觉,同时也象征着内心深处的感应和理解。这里暗示了诗人在大自然面前,通过聆听风声、观赏明月,从而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沟通与洗涤。

"无水不生秋"则是对自然界中水元素重要性的认识,无论是山间溪流还是田野的露珠,它们都是秋天景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赋予了秋季生命力和诗意。整体而言,这句诗也映射出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之心。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其精致的意象、细腻的情感表达以及对自然哲理的思考,展现了古典诗词在抒情写景方面的高超艺术成就。

收录诗词(7)

邓宗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黄山杂咏.苍豹

却隐他山雾,来眠此洞云。

区区麛鹿辈,战栗敢子群。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文]韵

与文潜无咎对榻夜话达旦

书窗灯火夜深明,窗外萧萧雨叶声。

对榻不眠谈往事,紞如五鼓过严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小诗戏无咎

文书盈几法筵埋,香火秋来愿稍乖。

得似鹿门携手去,定随绣佛镇长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佳]韵

己未年春与伯时较试南宫同年被命者六人今兹西馆唯同伯时一人而已因书奉呈

十载京师五校文,并游多已据通津。

再来更锁城西馆,检点同年只一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