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王彦本题乐善堂

万类既莫齐,人生有贤愚。

所趋各异向,所乐亦已殊。

仰惟古圣哲,动与道谊俱。

穷巷虽饮水,寸心常有馀。

咄彼夸毗人,多贪竟忘劬。

苟得适暂欣,旋踵即忧虞。

吾宗有佳士,近寓都城居。

形迹隐廛市,心志在诗书。

生业惟足用,何尝逞丰腴。

有妻主中馈,有子从师儒。

老老复幼幼,一家常宴如。

我适扈跸来,相延过其庐。

新酒初泼醅,时羞问园蔬。

维时春正好,芝兰满阶除。

累觞不知醉,宾主情怡愉。

谱牒未暇论,亦足叙友于。

高堂扁乐善,此语良不虚。

酒阑袖出卷,辞章揖我须。

我惟三槐泽,今尚蒙沾濡。

后裔能不坠,其亦在子欤。

愿言崇令德,始终永无渝。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绂为友人王彦本的“乐善堂”所作的题诗。诗中描绘了对友人的赞美和对其生活态度的欣赏。

首先,诗人以“万类既莫齐,人生有贤愚”开篇,表达了对人生多样性的认识,以及对贤者智慧的尊重。接着,通过“所趋各异向,所乐亦已殊”强调了不同人追求的不同目标和乐趣,体现了生活的多元性。

然后,诗人转向对古代圣哲的颂扬,“仰惟古圣哲,动与道谊俱”,表达了对道德和智慧的崇尚。同时,通过“穷巷虽饮水,寸心常有馀”描绘了即使在简陋环境中,内心也能保持满足和平静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诗人批评了那些“咄彼夸毗人,多贪竟忘劬”的浮夸之人,强调了内心的充实比外在的奢华更为重要。“苟得适暂欣,旋踵即忧虞”则提醒人们,短暂的快乐之后往往伴随着忧虑,强调了持久幸福的重要性。

随后,诗人引入了友人王彦本的形象,“吾宗有佳士,近寓都城居。形迹隐廛市,心志在诗书”。描述了友人虽然居住在繁华都市,但内心却追求着诗书之道,体现了高雅的生活情趣。

接着,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家中的和谐氛围,“生业惟足用,何尝逞丰腴。有妻主中馈,有子从师儒。老老复幼幼,一家常宴如”。展现了友人家庭的温馨与和谐,以及对长辈的尊敬和对子女的教育。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友人及其家族传承美德的期望,“我适扈跸来,相延过其庐。新酒初泼醅,时羞问园蔬。维时春正好,芝兰满阶除。累觞不知醉,宾主情怡愉。谱牒未暇论,亦足叙友于。高堂扁乐善,此语良不虚。酒阑袖出卷,辞章揖我须。我惟三槐泽,今尚蒙沾濡。后裔能不坠,其亦在子欤。愿言崇令德,始终永无渝”。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及其家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德、和谐与智慧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及其家族未来能够继续传承并发扬这些美德的美好愿望。

收录诗词(669)

王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胡都给事中

皎皎瑶台鹤,濯濯冰霜姿。

宿昔有仙契,于焉慕安期。

翱翔历蓬瀛,饮啄来上池。

寸丹久已就,八表随所之。

静与元气并,动与祥飙驰。

罔象莫可测,玄珠应自知。

乃令鸡鹜群,矫首徒嗟咨。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寄赠任给事中

君本霄汉客,降谪留人间。

人间不可住,又复游名山。

彩霞绚春衣,瑶草腴朝餐。

高风邈难及,悢悢心所攀。

形式: 古风

和曾侍讲古意

靡靡风外花,濯濯路傍柳。

盈盈马上姝,皎皎出素手。

挥鞭度南陌,行人尽回首。

芳香袭和风,皓綵夺目久。

转盻睹他人,百媚自成丑。

孰云君子配,终恐匪佳偶。

会合宁不欢,别离恐难守。

怀哉罗敷言,使君妇自有。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寄乡友沈得渊

沈君非凡流,宿禀尚高洁。

羡门注仙籍,安期守真诀。

偶然落人寰,世味遍已阅。

混迹虽同尘,心神乃超绝。

萧然一室内,隐几常自悦。

时把玉箫吹,翔鸾舞明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