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韩邦奇为送别友人唐中丞前往蜀地任职而作。诗中表达了对圣主忧虑蜀地民生的赞赏,以及对唐中丞作为中丞(监察官员)在宪府开启政务的期待。诗人认为蜀地是全胜之地,唐中丞凭借出众的才能将能在此大展经纶,治理有方。
"圣主忧三蜀"一句,体现了对朝廷领袖关心地方民生的敬意;"中丞宪府开"则赞美了中丞的重要职责和即将开启的公正执法。接下来的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蜀地的优越性和唐中丞的杰出才能。"节钺辞枫陛"描绘了中丞告别皇宫的情景,"风霜动柏台"则象征着他在蜀地将面临严峻考验,但决心坚定。
最后两句"鹭车应早发,闻有御中催",以白鹭车的意象预祝唐中丞早日启程,并暗示朝廷有急切的期待,显示出对他的信任与催促。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寄寓了对国家治理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