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经秋成惨思,入夜始玄言。
霜白先微月,钟清乍啸猿。
涧流应闭叶,山雨未开门。
明日疏林外,能禁览眺繁。
这首明代诗人曹学佺的《宿石头庵》描绘了秋天夜晚的寂静与凄凉。首句“经秋成惨思”,表达了诗人因时序更迭而生出的哀愁思绪;“入夜始玄言”,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深沉和诗人内心的沉思。
“霜白先微月”描绘了月光初升,霜色洁白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钟清乍啸猿”,以钟声的清越和猿猴的哀鸣,增添了山林的寂寥与神秘感。接下来,“涧流应闭叶”暗示了秋风吹落树叶,涧水暂停流动;“山雨未开门”,则预示着一场秋雨将至,庵门紧闭,更显孤独。
最后一联“明日疏林外,能禁览眺繁”,展望了第二天清晨,即使在稀疏的树林之外,诗人也无法抵挡观赏这番秋景的诱惑。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石头庵秋夜的独特韵味,以及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深感慨。
不详
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至广西右参议。天启间,梃击狱兴,学佺所著《野史纪略》直书本末,六年,以私撰野史,淆乱国章罪,被削职为民。崇祯初,起广西副使,力辞不就。家居二十年,潜心著书。南明隆武帝立,乃破家起义,官至礼部尚书。清兵入闽,入山自缢死。有《石仓集》等
欲作题诗别,仍为命酌留。
故人来不断,淹坐胜于游。
树暖微蒸雨,星寒尽入流。
秣陵何日到,信宿未移舟。
湖口行人旷,山门入树幽。
钟鸣片石夜,月满九江秋。
洞里悬渔网,岩前过客舟。
醉歌仍未已,清露湿沧洲。
思乡情有极,送子意无涯。
明月看时别,清霜梦后知。
江空茅舍静,秋半柳条衰。
九派何须问,居然怨两歧。
停棹投渔火,人烟自一区。
远行衔月浅,隔水度营孤。
夕露无声坠,寒猿有泪呼。
临流归梦促,安得涉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