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采莲曲

若耶溪边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袖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形式: 乐府曲辞

翻译

在若耶溪边,采莲的女子轻笑,隔着荷花与人低声交谈。
阳光照耀下,她新妆的倒影在水面明亮,风吹起她的香袖在空中轻轻摇曳。
岸边,一群游冶的少年郎,三五成群地映衬着垂柳。
一匹紫色的马儿嘶鸣着踏过落花,见到此景,我内心惆怅,只觉肝肠寸断。

注释

若耶溪:一条溪流的名字。
采莲女:在河边摘莲的女子。
笑隔荷花:隔着荷花含笑交谈。
新妆:新打扮的妆容。
水底明:倒映在水中的明亮形象。
香袖:带有香气的衣袖。
游冶郎:游手好闲、风流倜傥的青年男子。
三三五五:形容人数众多。
垂杨:垂柳。
紫骝:紫色的骏马。
踟蹰:犹豫不决,徘徊。
断肠:心痛欲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荷塘图景。诗中的“采莲女”在耶溪边笑语盈盈地采摘莲藕,她们的声音与隔着荷花传递,给人一种亲切和谐的感觉。而“日照新妆水底明”,则是对光线透过水面映射到美丽女子脸上的描绘,既形象了日光,也烘托出了莲女们的容颜。

“风飘香袖空中举”一句,通过飘逸的衣摆传递出荷塘中的清新气息和采莲女的活力。诗人继续描写岸边的情景,“谁家游冶郎”表达了对那位在岸上悠然自得的少年的好奇。而“三三五五映垂杨”则是对岸边杨柳随风摇曳的生动刻画。

最后两句“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诗人通过一匹紫色的马儿嘶鸣声消失在飘落的花瓣中,以及对这种美好场景无法长久停留而感到心痛,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与感慨。整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和对美好事物易逝的叹息。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相和歌辞.陌上桑

美女渭桥东,春还事蚕作。

五马如飞龙,青丝结金络。

不知谁家子,调笑来相谑。

妾本秦罗敷,玉颜艳名都。

绿条映素手,采桑向城隅。

使君且不顾,况复论秋胡。

寒螀爱碧草,鸣凤栖青梧。

托心自有处,但怪傍人愚。

徒令白日暮,高驾空踟蹰。

形式: 乐府曲辞

相和歌辞.相逢行二首(其一)

朝骑五花马,谒帝出银台。

秀色谁家子,云车珠箔开。

金鞭遥指点,玉勒近迟回。

夹毂相借问,疑从天上来。

怜肠愁欲断,斜日复相催。

下车何轻盈,飘然似落梅。

邀入青绮门,当歌共衔杯。

衔杯映歌扇,似月云中见。

相见不相亲,不如不相见。

相见情已深,未语可知心。

胡为守空闺,孤眠愁锦衾。

锦衾与罗帏,缠绵会有时。

春风正澹荡,暮雨来何迟?

愿因三青鸟,更报长相思。

光景不待人,须臾发成丝。

当年失行乐,老去徒伤悲。

持此道密意,无令旷佳期。

形式: 乐府曲辞

相和歌辞.胡无人行

严风吹霜海草彫,筋干精坚胡马骄。

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

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

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

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

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

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旁。

胡无人,汉道昌,陛下之寿三千霜。

但歌大风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胡无人,汉道昌。

形式: 乐府曲辞

相和歌辞.猛虎行

朝作猛虎行,暮作猛虎吟。

肠断非关陇头水,泪下不为雍门琴。

旌旗缤纷两河道,战鼓惊山欲倾倒。

秦人半作燕地囚,胡马翻衔洛阳草。

一输一失关下兵,朝降夕叛幽蓟城。

巨鳌未斩海水动,鱼龙奔走安得宁。

颇似楚汉时,翻覆无定止。

朝过博浪沙,暮入淮阴市。

张良未遇韩信贫,刘项存亡在两臣。

暂到下邳受兵略,来投漂母作主人。

贤哲栖栖古如此,今时亦弃青云士。

有策不敢犯龙鳞,窜身南国避胡尘。

宝书长剑挂高阁,金鞍骏马散故人。

昨日方为宣城客,掣铃交通二千石。

有时六博快壮心,绕床三匝呼一掷。

楚人每道张旭奇,心藏风云世莫知。

三吴邦伯多顾盼,四海雄侠皆相推。

萧曹曾作沛中吏,攀龙附凤当有时。

溧阳酒楼三月春,杨花漠漠愁杀人。

胡人绿眼吹玉笛,吴歌白纻飞梁尘。

丈夫相见且为乐,槌牛挝鼓会众宾。

我从此去钓东海,得鱼笑寄情相亲。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