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煮茗诗韵二首(其二)

占断风云一掬春,汲泉分火属何人。

凤团巧制传来妙,龙焙初开不放陈。

曾把睡魔都战倒,顿令诗骨倍精神。

瓦瓯逼透梅花月,刚好先生与我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煮茶的雅趣与意境。诗人以“占断风云一掬春”起笔,生动地展现了煮茶时捕捉到的春日清新气息,仿佛将整个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浓缩在一杯茶中。接下来,“汲泉分火属何人”一句,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出煮茶所需的关键元素——泉水与火候,暗示了煮茶过程的讲究与独特性。

“凤团巧制传来妙,龙焙初开不放陈”两句,进一步赞美了茶叶的精妙制作与新鲜品质,凤团与龙焙都是古代名茶的代表,通过巧妙的制作工艺,展现出茶叶的卓越品质。这里不仅体现了对茶艺的高超技艺的赞赏,也暗含了对自然与人工和谐结合的推崇。

“曾把睡魔都战倒,顿令诗骨倍精神”则直接点明了茶的提神醒脑之效,不仅能够驱散困倦,还能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使诗人的精神状态更加饱满。这不仅是对茶功效的肯定,也是对茶文化中“茶助文思”的传统理念的传承。

最后,“瓦瓯逼透梅花月,刚好先生与我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品茶的场景,将茶具(瓦瓯)与月光(梅花月)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高雅的氛围,同时表达了与知音共赏佳茗的愉悦之情。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茶文化的审美情趣,也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美好的关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煮茶过程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茶之功效与文化意义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中国茶文化中蕴含的美学价值与生活哲学,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358)

苏仲(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卢伯居佥宪之任广西

别酒一杯浇磊块,新诗几句写风流。

青春剑倚苍梧晚,白日霜飞桂水秋。

狐兔深山无遁迹,儿童随地有歌讴。

我知使节经行地,人在无私镜里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亚卿黄先生归湖湘

四纪功名史笔香,老年犹记石田荒。

江山万里辞明主,行李半挑归故乡。

溪上正逢鲈脍美,篱旁迎笑菊花黄。

知君不是陶弘景,也爱松风一枕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奉寄大参兄

云霄万里早翱翔,群从中间见凤凰。

江右铎声西蜀振,庐山高拱雪峰昂。

福星迥向闽中合,文字还传翰苑香。

乡里菊坡吾最爱,许君千古共争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予时叨承部檄督粮于通州与同僚数以公事往回京师因其经过游览之所分为七题每人作诗以纪其事云(其一)太平晓会

钟动禅房向晓开,草阶凝露湿莓苔。

古槐叶嫩飞虫落,老柳皮枯惹蠹胎。

犬为识人先掉尾,僧逢熟客且留杯。

从容我对头陀说,还有同袍马上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