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定从海底出,且向平沙照。
渔网未全收,渔舟还下钓。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渔村晚照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夕阳西下时分,渔村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景象。
“定从海底出,且向平沙照。”这两句开篇即以想象之笔,描绘了太阳仿佛从深海中升起,洒下金色光芒,照亮广阔的沙滩。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赋予太阳以生命,使其仿佛具有从海底跃出的力量,既展现了日出的壮丽,也暗示了新一天的开始和希望。
“渔网未全收,渔舟还下钓。”这两句则聚焦于渔村的生活场景。在夕阳的余晖中,渔人们或许还未完全结束一天的劳作,仍在忙碌地收网,或是再次下钩,期待着最后一丝收获。这种忙碌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让人感受到渔村生活的节奏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充满生机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渔村生活的深刻理解。通过“海底”、“平沙”、“渔网”、“渔舟”等意象,不仅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画面,也蕴含了对劳动人民勤劳朴实生活的赞美。
不详
书法家、史学家。家贫力学,大德年间出游湘汉。延佑初年由布衣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官奎章阁授经郎、迁翰林待制,拜集贤学士,翰林侍讲学士阶中奉大夫,封豫章郡公,修辽、金、宋三史,为总裁官。《辽史》成,得寒疾卒于史馆,谥文安,著有《文安集》,为文简洁严整,为诗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朝廷典册,多出其手。与虞集、杨载、范梈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近树参差出,行人取次多。
扳桥双路口,此世几回过。
孤芳不作干,奕叶自含滋。
白石苍苔路,落花流水时。
山深风露冷,何处有花开。
直入云林去,香沿石涧来。
月魄秋在水,景光依蓼蒲。
神鱼不受钓,脑满生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