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杏花一夜雨声寒,酒醒丹阳几日还。
却遇茅君三白鹤,借骑一只到三山。
这首元代诗人萨都剌的《春日过丹阳石仲和宅会茅山道士石山辉》描绘了一幅春日清晨的画面。首句“杏花一夜雨声寒”,以杏花开放的场景暗示了春天的到来,而雨声则带有一丝清冷,烘托出早春时节的清新与微凉。次句“酒醒丹阳几日还”,诗人借酒消愁后醒来,思考着在丹阳逗留的日子,流露出淡淡的离别情绪。
后两句“却遇茅君三白鹤”,诗人意外地遇见了茅山道士,他们驾驭着三只白鹤,这在古代诗歌中常象征仙人或超凡的意象,显示了诗人与道家隐逸文化的邂逅。最后,“借骑一只到三山”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寻仙境的向往,也暗含着对石山辉道士邀请的回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元素,展现了诗人春日游历中所体验的诗意人生和对道教文化的敬仰。
不详
画家、书法家。回族(一说蒙古族)。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阊门杨柳自春风,水殿幽花泣露红。
飞絮年年满城郭,行人不见馆娃宫。
野水满城飞燕子,谁家小艇载吴姬。
姑苏台上一樽酒,落日昏鸦无限悲。
广陵城里别匆匆,一去三山隔万重。
日暮江东寄相忆,欲从秋水剪芙蓉。
坝北坝南河水平,客船争缆水云腥。
乡音吴越不可辨,灯火黄昏如乱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