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炊烟生处是柴关,只隔前溪半里山。
偶展《汉书》随意读,不教牛角挂空还。
这首明代诗人梁时的《题画》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质朴的画面。首句“炊烟生处是柴关”,通过炊烟袅袅升起,暗示了山间人家的日常生活,展现了乡村的恬静与烟火气息。接着,“只隔前溪半里山”进一步描绘了画面的地理环境,近在咫尺的距离让人感受到空间的亲切和画面的层次感。
诗人身处这样的环境中,选择了“偶展《汉书》随意读”的闲适举动,体现了他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最后一句“不教牛角挂空还”,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诗人不愿让读书时光虚度,即使是在农耕间隙,也要充分利用时间的精神。整首诗寓情于景,既展示了生活场景,又流露出诗人的人生态度,富有诗意和哲理。
不详
素秉丘壑姿,劳生滞予往。
览兹惬幽情,遽尔成真赏。
林霏蔼孤墅,春物组膏壤。
稍行樵径远,忽展耕畴广。
所以山水情,遂结云霞想。
挂冠苟有期,终焉税尘鞅。
江柳阴,江水深,钓船不到江之心。
江心风高浪相激,纵使鱼多不易得。
钓丝只在江边垂,得鱼无鱼心自怡。
有时投竿把书读,残阳渐红江转绿。
有时沽酒醉风前,沙鸥忘机相对眠。
人生富贵那足羡,好似春鸿与秋燕。
游吟何处最宜频,谷木溪西第一邻。
竹径清风啼黠鸟,柴门落日对闲人。
穿云渐觉香裘重,照水惟怜白发新。
常得杖藜随去住,不须琴酌在芳春。
野性耽迂百念轻,幽栖随处得怡情。
山依南郭家林好,水入西庄客舍清。
暖日野花常护鹿,春风汀柳不辞莺。
年来梦里添游乐,也逐渔樵结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