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一)出郊玩水

小队旌旗出,画鹢倚篙竹。

青秧白水无际,中有一犁耕。

听得田翁相语,今岁时年恰好,眨眼是秋成。

老守可能解,持此报皇明。望家山,千里外,楚云平。

良田二顷,非村非郭枕柴扃。

况有薝林香透,更有杨堤阴合,魂梦每宵征。

巴得西风起,吾亦问前程。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风光图,诗人以鲜活的笔触展现了秋天收获的景象和农民的喜悦心情。"小队旌旗出,画鹢倚篙竹"一句,以军旗与水鸟比喻农业生产的繁荣气息,而“青秧白水无际”则勾勒出一片广阔的稻田景色。中间的一犁耕象征着勤劳的农夫在收获的季节里辛勤劳作。

"听得田翁相语,今岁时年恰好,眨眼是秋成"透露出农民对丰收的期待和满足,而“老守可能解,持此报皇明”则反映了古代农民对于朝廷的忠诚与报喜之心。

"望家山,千里外,楚云平"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眷恋之情。接下来的"良田二顷,非村非郭枕柴扃"描述了一处偏僻而宁静的田园生活,而"况有薝林香透,更有杨堤阴合"则描绘出自然景物与人间建筑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最后,"魂梦每宵征。巴得西风起,吾亦问前程"表达了诗人在秋风中追思往事,寻觅未来之路的深沉情感。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农业社会的丰收景象,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生活和未来的深切感悟。

收录诗词(514)

吴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号:履斋
  • 籍贯: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5—1262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五)再用前韵

天宇正高爽,更蹑最高楼。

长风为我驱驾,极目海山头。

不用牛山孟浩,不用齐山杜牧,人景自堪酬。

举酒酹空阔,汗漫与为游。捻黄花,怜白首,恨难收。

颓龄使汝能制,何待更封留。

眼底朱甍画栋,往往人非物是,蟋蟀自鸣秋。

万里一搔首,无处著萧飕。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

水调歌头(其三)送赵文仲龙学

宛水才停棹,一舸又澄江。

岩花篱蕊开遍,时节正重阳。

唤起沙汀渔父,揽取一天秋色,无处不潇湘。

有酒时鲸吸,醉里是吾乡。济时心,忧国志,问穹苍。

是非得失,成败何用苦论量。

年事飞乌奔兔,世事崩崖惊浪,此别意茫茫。

但愿身强健,努力报君王。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一)开庆己未秋社维舟逸老堂口占

倚舵秋江浒,明日征帆轻。

从头点检身世,百事已圆成。

及第曾攀龙首,仕宦曾居鸱阁,衣锦更光荣。

若又不知止,天道恐亏盈。借称呼,遮俗眼,便归耕。

但馀心愿,朝暮香火告神明。

一愿君王万寿,次愿干戈永息,三愿岁丰登。

四愿老安乐,疾病免相萦。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六)喜晴赋

屯结海云阵,奋击藉雷公。

忽然天宇轩豁,杲日正当空。

照出榴花丹艳,映出栀花玉色,生意与人同。

闭纵一翻手,造化不言功。想平畴,禾穟穟,黍芃芃。

老农拍手相问,相劳笑声中。

办取黄鸡白酒,演了山歌村舞,等得庆年丰。

此际莼鲈客,倚楫待西风。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