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纯夫还闽有忆(其三)

三子皆聪明,必然早着声。

若能举孝廉,取道过西陵。

形式: 五言绝句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思想家李贽的作品,名为《庄纯夫还闽有忆(其三)》。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庄纯夫归乡后的思念之情。

“三子皆聪明,必然早着声。” 开篇即以“三子”象征庄纯夫及其两位朋友,暗示他们才智出众,必将在各自的领域取得成就。这里的“早着声”既指他们未来事业上的成功,也暗含了诗人对友人早日在仕途上有所建树的期待。

“若能举孝廉,取道过西陵。” 后两句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庄纯夫的期望与祝福。在古代,孝廉是选拔官员的一种途径,代表了对品德和才能的双重认可。诗人希望庄纯夫能够通过这一途径获得官职,并且在仕途中顺利前行,甚至有机会经过西陵,这不仅是一种地理上的想象,更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美好前程的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象征与隐喻的手法,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美好祝愿,展现了李贽作为一位思想家兼文学家的独特魅力。

收录诗词(148)

李贽(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历共城教谕、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弃官,寄寓黄安(今湖北省红安县)、湖北麻城芝佛院。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间还有不少妇女。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最后被诬下狱,自刎死于狱中。其重要著作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史纲评委》。他曾评点过的《水浒传》、《西厢记》、《浣纱记》、《拜月亭》等等,仍是至今流行的版本

  • 字:宏甫
  • 号:卓吾
  • 籍贯:福建泉州
  • 生卒年:1527~1602

相关古诗词

庄纯夫还闽有忆(其四)

七十古来稀,知余能几时。

君宜善自计,莫念出家儿。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岁暮过胡南老(其一)

胡床挂空壁,穷巷有深居。

满目繁华在,先生独晏如。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鱼]韵

岁暮过胡南老(其二)

河内着碑铭,睢塘流颂声。

百年林下叟,隐隐作仪刑。

形式: 五言绝句

岁暮过胡南老(其三)

四邻箫管沸,大都为岁除。

君看五马贵,囊有一钱无。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