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克昌东归

孤琴漂泊气难平,老傍天涯复邺城。

四海知音须我辈,一朝倾盖识君情。

官桥疏柳高秋色,旅馆寒螀独夜声。

太石潭边好归去,渔竿不负野鸥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榛所作的《送沈克昌东归》。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归乡的情景,充满了离愁别绪与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孤琴漂泊气难平,老傍天涯复邺城”,以“孤琴”象征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漂泊之感,年岁渐长,仍远离家乡,来到邺城,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无奈与感慨。

颔联“四海知音须我辈,一朝倾盖识君情”,强调了知音难遇的珍贵,只有同为天涯沦落人的朋友之间才能真正理解彼此的心境,初次相逢便能深刻感受到深厚的友情。

颈联“官桥疏柳高秋色,旅馆寒螀独夜声”,通过官桥、疏柳、高秋、旅馆、寒螀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秋夜旅途中凄清的画面,渲染了离别的氛围,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友情的怀念。

尾联“太石潭边好归去,渔竿不负野鸥盟”,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能够回到熟悉的环境,享受宁静的生活,同时也不忘旧日的约定,如同与野鸥的盟约一般,寓意着友情的永恒与美好。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219)

谢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 字:茂秦
  • 号:四溟山人
  • 籍贯:脱屣山
  • 生卒年:1495~1575

相关古诗词

送谢武选少安犒师固原因还蜀会兄葬

天书早下促星轺,二月关河冻欲消。

白首应怜班定远,黄金先赐霍嫖姚。

秦云晓度三川水,蜀道春通万里桥。

一对郫筒肠欲断,鹡鸰原上草萧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送章行人景南使闽中

春尽天涯感别离,沧波极目去帆迟。

江南到处搴芳杜,海上先秋荐荔枝。

明月每劳燕市梦,白云遥寄越乡思。

山灵暂尔留旌节,独立西风赋武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宋行人进之使太原潼关诸郡

高城拂曙乱鸦啼,别酒临风征马嘶。

使节天边云渺渺,王程春暮草萋萋。

黄河南去晋山断,紫塞西连秦树低。

宋玉三秋还有赋,谁同华岳一攀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夜饯周时隆表兄东归

弟兄此别重伤神,况复淹留一病身。

白发相看偏堕泪,清樽才罢转愁人。

江鸿北转燕山夜,河柳东连鲁甸春。

若到乡关逢故老,为言游子倦风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