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舟经下邳》,是明代诗人王慎中的作品。通过“风波已习惯,忽尔自凄其”两句,诗人描绘了舟行于水面上时,虽然已经习惯了风浪,但偶尔的平静却让他感到一种莫名的凄凉。这种情感的转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接着,“壮志逢兹地,古人难可期”两句,诗人将个人的壮志与所处之地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古代英雄豪杰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难以实现理想抱负的无奈和感慨。这里的“古人”,不仅指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也暗含着对自己未能达到古人成就的自省。
“桥边黄石在,日后素心知”两句,诗人以“黄石”这一典故,象征着忠诚与智慧,暗示自己如同桥边的黄石一样,虽默默无闻,但内心坚守着纯洁的品质。这里既是对自身品格的肯定,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
最后,“俯仰无穷意,如何不令悲”两句,诗人通过“俯仰”二字,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和对未来的忧虑。这种“无穷意”既是对于人生无尽追求的感慨,也是对于无法把握命运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历史、自我以及未来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