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题王啸篁明府《小竹里馆图》

三间临水低低屋,柴扉正当溪口。

聚影捎窗,团云互石,百尺清泉飞溜。烟凝雾皱。

把六扇文纱,青蓝染透。

画帜疏棂,此中知道有人否。

三竿两竿风折,乱云寒不扫,苔点浓绣。

做不成烟,散还作雨,凉得夕阳都瘦。牵萝未就。

谁忆到天寒,有人罗袖。斜立西风,打帘黄叶厚。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林深处的小屋与周围的自然景观。诗人以“三间临水低低屋,柴扉正当溪口”开篇,描绘了小屋紧邻流水,门前是溪流的生动场景,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隐逸氛围。

接下来,“聚影捎窗,团云互石,百尺清泉飞溜”,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将光影、云彩与泉水巧妙结合,展现出一幅动态与静态交织的画面,既有光影的流转,又有水流的灵动,充满了生机与和谐之美。

“烟凝雾皱。把六扇文纱,青蓝染透。”这一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深邃,烟雾缭绕,如同轻纱覆盖,色彩深邃,仿佛整个空间都被染上了青蓝色调,给人以清凉与宁静之感。

“画帜疏棂,此中知道有人否。”这里通过“画帜”和“疏棂”的描绘,暗示了小屋内可能有人居住,但又在问世间是否有人知晓此处的隐秘与美好,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探索的意味。

“三竿两竿风折,乱云寒不扫,苔点浓绣。”风吹过竹林,折断了竹竿,乱云在空中飘荡,寒气笼罩,苔藓在石上生长,形成了一幅自然与时间交融的画面,体现了自然界的力量与生命的顽强。

“做不成烟,散还作雨,凉得夕阳都瘦。”这句诗通过烟、雨、夕阳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变换与季节的更替,夕阳似乎也因这凉意而显得消瘦,充满了季节交替的哀愁与美丽。

最后,“牵萝未就。谁忆到天寒,有人罗袖。”诗人以“牵萝”未完成的动作,表达了对寒冷天气中有人陪伴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竹林小屋及其周围自然环境的宁静与美好,以及对生活与自然的深刻感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1)

秦云(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

试灯时节,记人来、传说西湖春好。

中有箫鸾天上偶,一样絮才花貌。

选字哦花,抽钗刻烛,对影红双笑。

易安而后,江东无此才调。

可奈碧海人归,红尘梦醒,春谢桃花早。

零落琅玕三两纸,旧日伤心词稿。

彩笔螺乾,玉牌燕瘦,残月纱橱晓。

知伊潘鬓,新来吹白多少。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台城路.题蒋平伯茂才坦韬光纪游图

小红亭子清溪上,绿阶自生秋草。

乱竹飘泉,乔松阁雨,如线长江横绕。残星曙早。

渐烟火人间,万家青晓。

风起潮音,布帆点点出林杪。

前尘回首如梦,荒凉苔藓碧,沉没丹灶。

钟影沉秋,茶声过梦,猿鹤空山都老。

湘帘下了,只一片寒云,晚楼低到。

独倚危栏,乱林风自扫。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临江仙.自题海棠菱镜画册

春寒小院刚初起,画帘垂地周遮。

妆台浅碧护文纱。海棠带露,红亸凤盘斜。

旧日花时人共语,今朝人去天涯。

瘦眉慵画鬓欹鸦。恹恹情绪,掩镜懒簪花。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浣溪沙

唾碧衫娇腻泪痕。衍波笺赠咏花人。

心头滋味剩酸辛。

闷倚玉栏思甚事,祗因春去易销魂。

夕阳红上画罗裙。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