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潘国主对菊韵用述鄙怀

长铗无声食有鱼,门前倚杖雁来初。

身违故国频劳梦,力到哀年尚著书。

客子欲倾天上酒,园丁还摘雨中蔬。

因思寄傲陶彭泽,坐对秋花白露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面对生活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首联“长铗无声食有鱼,门前倚杖雁来初”以“长铗无声”暗示生活的平静与满足,“食有鱼”则体现了物质上的富足,而“门前倚杖雁来初”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颔联“身违故国频劳梦,力到哀年尚著书”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岁月流逝的感慨。在远离故乡的日子里,诗人常常在梦中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而到了晚年,尽管身体可能已经疲惫,但依然坚持著书立说,展现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颈联“客子欲倾天上酒,园丁还摘雨中蔬”则通过对比,展现了不同人物的生活状态。客子(诗人)渴望享受天上的美酒,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园丁则在雨中采摘蔬菜,代表了平凡而实际的生活。这一对比,既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理解与接纳。

尾联“因思寄傲陶彭泽,坐对秋花白露馀”引用了陶渊明(字彭泽)的例子,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坐在那里,面对着秋天的花朵和白露的余晖,似乎在思考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与自由,体现了他对自然与内心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对当下生活的理解和接受。

收录诗词(1219)

谢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 字:茂秦
  • 号:四溟山人
  • 籍贯:脱屣山
  • 生卒年:1495~1575

相关古诗词

答宋鸿胪仁甫寄书

登高曾约帝京楼,九日黄花各自秋。

明月相关今夜梦,白云同寄故园愁。

征夫塞上功何晚,代马霜前嘶未休。

官舍寂寥应抚剑,更将尺素问淹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雪中感怀(其一)

客怀无定几晴阴,晋俗那知半古今。

孤馆劲风翻积雪,千松寒色隐危岑。

镜垂鹤发嗟年老,剑养龙精动夜深。

昨向庭前驱斗雀,解纷还似鲁连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雪中感怀(其二)

天教强健老年身,自觉诗成调转新。

三晋关河无旅雁,万家风雪几愁人。

樽中醴酒堪怀古,笛里梅花未是春。

形胜肯淹青玉杖,乾坤何愧白纶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季冬十五夜蚀集云阶云涧书斋

骚雅于今伯仲知,坐谈深夜缓清卮。

雪凝苔砌光逾净,水冻莲壶漏转迟。

聚散老怀聊共醉,浮沉世事总难期。

眼前皓魄翻多感,一诵卢仝月蚀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