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中风土诗(其二)

少妇氐羌饰,重窑闺阁深。

插花丛绿鬓,解辫受荆簪。

傅溺杨妃粉,投鞋卓氏琴。

邻家闻夜哭,几处白头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代羌族地区少妇的生活场景,细腻地展现了她们在风俗习惯和日常装扮上的特点。

首句“少妇氐羌饰”,点明了诗的主题对象——羌族少女,她们身着独特的服饰,展现出民族特色。接着,“重窑闺阁深”描绘了她们居住的环境,深邃的窑洞里充满了神秘与宁静,暗示了羌族女性生活的封闭与内敛。

“插花丛绿鬓,解辫受荆簪”两句,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羌族女性的装扮风格。她们将鲜花插于鬓发之间,既美丽又充满生机;解开长发,以荆条为簪,既实用又富有民族风情。这不仅体现了羌族女性对美的追求,也展示了她们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态度。

“傅溺杨妃粉,投鞋卓氏琴”则进一步描绘了羌族女性的妆容与音乐生活。她们使用杨贵妃常用的粉底,使肌肤显得更加细腻光滑;而弹奏卓氏之琴,则是羌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她们对艺术的热爱与传承。

最后,“邻家闻夜哭,几处白头吟”两句,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羌族社会中的情感世界。夜晚的哭泣声与白头吟唱,反映了羌族社会中可能存在的悲伤与哀愁,同时也展现了人们面对困难时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展现了羌族女性的生活风貌、审美情趣以及文化传承,是一幅鲜活的羌族社会风俗画卷。

收录诗词(6)

蒋薰(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宁河王邓愈祠

将军麟阁与云齐,绝塞荒祠落日低。

不是扪苔寻断碣,更无人说邓征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登镇边楼次解大绅先生韵

学士思亲几度秋,塞翁去国更登楼。

百年迁客遥相望,白水河西定白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人日过伯兄贵阳守放鹤洲别业是宋朱希真园林旧址壁上题高工部诗戏作

旧业朱三十五,曾种梅花满枝。

恰喜草堂人日,高三十五题诗。

形式: 六言诗 押[支]韵

题画小言(其一)

清净吴笺逾玉,兴酬笔落云屯。

此处那堪无屋,宵来移到南村。

形式: 六言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