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西北乡关近帝京,烟尘一片正伤情。
愁看地色连空色,静听歌声似哭声。
红蓼满村人不在,青山绕槛路难平。
从他烟棹更南去,休向津头问去程。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愁别绪的情景,诗人站在西北乡关,远望帝都,但见一片烟尘,这景象令人心中产生了伤感。诗中的“愁看地色连空色”表达了这种情感的深沉和广阔,而“静听歌声似哭声”则更增添了一份哀婉。
接下来的两句“红蓼满村人不在,青山绕槛路难平”,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示了一个荒凉孤寂的画面。这里的“红蓼”可能象征着往昔的繁华与欢乐,而如今却空无一人,只剩下凄清的自然声音。
最后两句“从他烟棹更南去,休向津头问去程”,则是诗人对旅途中人的劝告,似乎在说,不要在河津问路,因为前方的道路艰难而且迷茫,提醒人们准备面对更多的挑战。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伤,以及对于旅途中未知世界的某种预感。
不详
诗论家。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白菊初开卧内明,闻君相访病身轻。
樽前且拨伤心事,溪上还随觅句行。
幽鹤傍人疑旧识,残蝉向日噪新晴。
拟将寂寞同留住,且劝康时立大名。
万里隋城在,三边虏气衰。
沙填孤障角,烧断故关碑。
马色经寒惨,雕声带晚悲。
将军正闲暇,留客换歌辞。
得见明时下寿身,须甘岁酒更移巡。
生情暗结千重恨,寒势常欺一半春。
文武轻销丹灶火,市朝偏贵黑头人。
自伤衰飒慵开镜,拟与儿童别写真。
笑破人间事,吾徒莫自欺。
解吟僧亦俗,爱舞鹤终卑。
竹上题幽梦,溪边约敌棋。
旧山归有阻,不是故迟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