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井访僧

曲曲桑麻路,层层紫翠台。

远寻铜井去,先访竹门开。

云筥采茶入,瓦罂沽酒回。

三生不尽话,松日照苍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访僧者的行踪与心境,充满了自然之美和禅意的深邃。首句“曲曲桑麻路”以曲折的桑麻小径开篇,暗示了访僧之路的蜿蜒与隐秘,同时也预示着旅程的静谧与自然的和谐。接着,“层层紫翠台”则通过视觉上的层次感,展现了山峦叠翠的壮丽景色,仿佛是大自然的画卷缓缓展开。

“远寻铜井去,先访竹门开”两句,不仅描绘了访僧者跋涉至山中寻找僧侣居所的情景,也暗含了对僧人生活简朴、远离尘嚣的向往。铜井作为山中的水源,象征着清静与纯净;而竹门的开启,则预示着心灵的门户被打开,准备迎接智慧的启迪。

“云筥采茶入,瓦罂沽酒回”这两句通过采茶与沽酒的日常活动,展现了僧侣与访客之间简单而真挚的交流。云筥(竹篮)装满新茶,瓦罂(陶罐)盛着自酿的美酒,这些细节不仅体现了生活的质朴,也寓意着心灵的交流超越了物质的界限,达到了精神层面的共鸣。

最后,“三生不尽话,松日照苍苔”表达了访僧者与僧侣之间的对话,似乎触及了生命、轮回与真理的深层话题。松树的影子洒在青苔上,既是一种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对话氛围的烘托,暗示着对话的深远与持久,如同松树与青苔一样,生生不息,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哲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访僧者在自然与禅意中寻求心灵慰藉的画面,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以及对智慧与真理不懈追求的精神境界。

收录诗词(34)

钱月龄(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浮槎自况

欲寻仙岛胜,故作此浮槎。

风外青帆捷,烟中白鸟斜。

沧洲夜吟月,阆苑晓看花。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华发天随子,清波到处家飞来峰

此峰西竺有,何代远飞来。

空洞玲珑窍,天香紫翠台。

金鳌涌地出,灵鹫倚天开。

奇胜复奇过,跻攀得几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甘露寺

弭棹东溪步,寻诗北固游。

大江空有月,多景已无楼。

秋草埋香积,黄芦覆故洲。

不堪南入望,吴晋两荒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对酒口占

把盏临窗树,惊心叶半黄。

有愁消腊醑,无计避秋霜。

浮世蜗粘壳,劳生蚁战场。

生涯从烂醉,拂石卧残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