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渡钱塘江》由明代诗人黄淳耀所作,通过描绘钱塘江的壮丽景色与历史变迁,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感和自然美的欣赏能力。
首句“伍相鸱夷去,钱王昼锦空”,以伍子胥和钱镠两位历史人物的典故开篇,伍子胥因遭陷害而投江,钱镠则以勇武称雄一方,这里暗含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与感慨。伍子胥的“鸱夷”(古代一种装酒的容器)象征其最终的归宿,钱镠的“昼锦”则指其晚年荣归故里,这两句既是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也隐含着对英雄时代逝去的惋惜。
接下来,“英雄如昨日,陵谷自春风”,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历史变迁的感慨。英雄仿佛就在昨日,但世事如春梦一场,江山易主,英雄已成往事。这里的“陵谷”出自《诗经》,比喻世事变化无常,与“春风”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更迭。
“白鸟沉烟外,苍山立雨中”两句,转向对眼前景物的细腻描绘。白鸟在远处的烟雾中若隐若现,苍山在雨中挺立,画面静谧而富有诗意。这不仅展现了钱塘江畔的自然风光,也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宁静心境和对历史沧桑的深刻思考。
最后,“布帆轻转怒,长啸对鱼龙”,以动态的画面收尾。轻盈的帆船在波涛中轻轻摇曳,似乎在与风浪抗争,而诗人则对着江中的鱼龙长啸,既有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有对自身命运的反思。这一句充满了豪迈与悲凉交织的情感,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整体而言,《渡钱塘江》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和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