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亦闻小泊赞公房,清晓扶藜叩上方。
君与一僧游别嶂,我行百匝绕长廊。
风巾雾屦来云外,雪桧霜松满袖香。
政是炎官张火伞,不应多取海山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风景画面,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林子方直阁秘书将赴任地的祝福和不舍之情。
“亦闻小泊赞公房,清晓扶藜叩上方。”这两句通过“听闻”开篇,引出一处幽静的山庄,小泊旁有赞公的居所。早晨的微光中,诗人手扶藜草踏上山径,给人一种宁静致远之感。
“君与一僧游别嶂,我行百匝绕长廊。”这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和朋友分别的情景。朋友与一位僧侣一起去探访另一座山峰,而诗人自己则在百转的长廊上徘徊,通过这种对比手法,增添了一份离别的惆怅。
“风巾雾屦来云外,雪桧霜松满袖香。”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冬日山中的景象。诗人感受着从云端飘来的微风,以及那如同细雨般落下的雪花和霜冻。在这样的环境中,连树木也被覆盖得晶莹剔透,带来了淡雅的香气。
“政是炎官张火伞,不应多取海山凉。”这两句则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即将前往闽部任职的祝愿。这里的“炎官”指的是南方炎热的地方,而“张火伞”则是用来驱寒的设施。诗人建议朋友在那边不要过分追求清凉,因为海山之地本就宜冷,自然会有凉意。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友人的祝愿,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远方朋友的不舍。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环境变化的细腻观察,以及他对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深刻理解。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梅花国里荔枝村,颇记张灯作上元。
一别频蒙访生死,七年再见劣寒温。
属当闵雨祈群望,不得临风共一尊。
谁为君王留国士,吾衰犹拟叫天阍。
才趁锋车入帝关,又持使节过家山。
作仙茶囿芝田里,寓直蓬莱藏室间。
握手清谈纱帽点,羡君白日绣衣还。
来年贡了云龙璧,便缀金鸾玉笋班。
谁道三年聚,能胜一别多。
岁寒知子可,心折奈吾何。
所喜如椽笔,能挥却日戈。
老夫留病眼,看子中文科。
忆昔相从夜诵时,子垂两髧我初髭。
梧桐叶落犹无睡,桃李春归总不知。
我已悬车老岩壑,子方敛板走阶墀。
莫嫌衰病人皆弃,桂岭梅花寄一枝。